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案1例

来源 :湖南省针灸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plus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尝试用围针及普通针刺配穴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治疗时选华佗夹脊穴分布于椎间脊髓神经根的浮现部位,刺激此部分以调整脏腑,疏通经络为主;毫针围刺于局部止痛效果更快,且火针疗法可以温通经络,鼓舞气血运行,使阻滞的气血疏通,经络运行通畅;选穴配伍时注意祛邪中要辨清气、血、阴、阳之虚实,适当扶正,才能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足三里、合谷穴有增加人体免疫力,促进皮损组织再生的作用。再配以委中、悬钟、侠溪等共收消炎、活血、止痛之效。上述诸法结合起来,事半功倍,其治疗效果要优于单纯针刺组。但本病属正虚邪实,在祛邪的同时不能太过,以免伤及正气,并嘱患者平常加强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
其他文献
现今临床应用火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须辩证后再选穴,脏腑虚衰者多选用华佗夹脊穴,关节痛甚者可近端取穴,目前临床报道治疗及观察结果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目的:探讨在针灸和康复技术共同作用下,提升脑卒中后康复效率的理论和方法.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NKI、V1P、CBM、WANFANG DATA及PubMed等数据库,查阅近十年来针灸与康复相关文献.结果与结论:脑卒中后康复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在结合针灸治疗的前提下,通过早期介入、多学科协作、量化康复训练等方法实现.
湖湘五经配伍针推学术流派五经配伍理论依据五脏五经在结构上相互联系,功能上相互依存,病理上相互影响,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理论,以五经五输穴的五行属性进行相互配伍。以“立足于本经本腑”为前提,结合肝经、脾经,辨证选穴、归经施治,共同达到疏肝理气、健脾益气的目的,从而观察基于五经配伍理论选穴针刺治疗对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临床及理论依据。
中医对治疗老寒腿具有良好的效果,特别是艾灸疗法。艾灸可有效提高该病的临床疗效,它是一种对脑穴部位特异反应点即热敏点,并使热力透入膝关节,从而达到疗效。特点是燃烧时艾灸强大的火热力及红外幅射作用于病灶周围和穴位,达到循经感传。以达到温通经络和调节微循环的作用,并在用灸区域形成高浓药区,在热力的作用下渗透组织深部而达到祛风散寒驱湿尧活血化瘀等疗效。观察温和灸神阙、关元对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的影响,并研
根据补母泻子法取穴原则治疗高脂血症.利用针刺、艾灸、穴位注射、穴位按摩等手段治疗高脂血症.其取穴原则应用难经中的五行相生规律,其基本治疗原则是补母和泻子,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高脂血症中医病名为血浊病,病位主要在肝、脾、肾,辩证分型有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型、脾失健运,痰浊内生型、肾气亏虚,痰淤互结型三种类型.根据三种类型的主要病位所在,运用补母泻子法,进行本经取穴和他经取穴,例如:肝气郁结,
目的:观察益心泰颗粒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益心泰颗粒冲剂联合膻中穴敷贴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西药治疗加上医用凡士林穴位敷贴,经4个疗程治疗干预后,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心功能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者症状缓解
目的:观察委中穴针刺放血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3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委中穴针刺放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VAS评分及WOMAC骨关节炎指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治疗组95.45%,对照组81.25%两组比较,差
目的:评价针灸配合推拿治疗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门诊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予针灸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针灸治疗,观察比较3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的:观察血浊清贴片人迎穴敷贴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临床诊断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血浊清贴片人迎穴敷贴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颈动脉IMT、斑块总积分变化情况及治疗前后血脂相关检查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IMT、斑块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减少,随着治疗
针刺补泻是针刺产生效应的关键因素,通过补泻激发经气调节脏腑功能,从而促使阴阳平衡,气血畅通.鉴于目前部分临床针灸医者忽视针刺补泻手法,只于进针后电针操作的现状,笔者拟浅谈针刺复式补泻操作手法,以期能让各位医者有所启发,以便可以更灵活的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