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比较的神经机制

来源 :中国心理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idek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比较在人类生活起到重要作用,其行为特性一直以来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但其神经机制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尽管有几篇前人的研究考察了社会地位、身高和外表美等社会比较的神经机制,但智力比较作为一种高级的社会比较,尚还没有研究专门考察。本研究旨在揭示智力比较的行为反应及其内在的神经机制,并且和物理的大小比较进行对照分析,考察抽象的智力比较和具体的大小比较之间的共同点和异同点。
其他文献
分类是指人们能够区别对待不同的事物,并对不同的事物作出不同的反应,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项最基本的活动,也是人类思维的基础。在分类活动中,语义概念并不是人们进行分类的最优选择,人类的分类受到概念本身特征、个人的兴趣、需要以及文化背景等的影响,这种与个人经验相关,与特定情境或具体目标相联系的分类就是一种目标驱动的分类(Goal-derived categories),或者叫"做特殊类别(ad hoc C
采用语言转换任务和图片命名范式考察非熟练双语者语言转换中非目标语言的激活情况,以及母语和外语作为非目标语言时对目标语言产生的影响是否一致,是否存在语言转换代价的不平衡性。实验一选取汉-英-俄双语者探讨目标语言是汉语,英语作为非目标语言的激活特点。结果发现:汉语为目标语言时,汉语在汉英双语转换任务的反应时大于无转换任务,差异显著。
隐喻是人类进行抽象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Lakoff 提出概念隐喻理论,认为人们是将具体领域的图式结构映射到抽象领域,人们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隐喻的.在具身认知中,人们会借助基本的感知觉,发展并加工高级的抽象概念.这种观点被大量的实验所证实,人们对抽象概念加工的同时会结合隐喻化的躯体知觉经验,从而躯体感觉的变化对概念的加工产生了影响.颜色知觉体验与道德概念存在着隐喻关联.
采用"青少年意志品质量表"(AWS)对756 名中、美两国的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中国和美国的青少年意志品质发展状况,中美两国青少年意志品质的差异.分析引起差异的原因.结果发现:(1)中美青少年意志品质存在差异:美国青少年意志品质总体水平明显优于中国青少年(P<0.01);美国青少年在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独立性方面明显优于中国青少年(P<0.01);中国青少年只在意志的自制力方面明显优于美国青
已有研究表明,3 岁儿童已经能够正确定义说谎行为,但到4 岁时才能正确定义说真话行为,然而儿童对不同层次谎言的判断、评价程度尚不清楚。同伴关系是道德经验建构的重要条件,研究表明同伴关系质量对人的亲社会价值观有促进作用,同伴间的交往对道德判断有重要作用,但同伴关系对谎言判断的影响并不清楚。本研究选取3-4 岁与5-6 岁儿童各20 名,考察他们在真话、白谎(Ma,Xu,Heyman,Lee)、谎言、
抑郁是青少年群体普遍存在的内化问题之一,不仅影响个体的情绪、认知、人际交往及躯体功能状态,同时也为个体在成年期的发展带来不良预后。抑郁也与青少年自伤甚至自杀行为有关。与听力健全的青少年相比,听障青少年可能体验到更多的抑郁情绪。已有研究表明,抑郁的发生与青少年的同伴关系和自我知觉密切相关。被同伴拒绝和孤立的青少年容易产生抑郁情绪;受同伴欢迎、被同伴接受的青少年则容易体验到自尊与幸福。
归属感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婴儿从来到这个世界的伊始,就已经准备好建立社会联结。发展至学前阶段,儿童已经能够在与他人的动态交往中形成共同目标,建立社会联结。有学者认为,小团体足以使5 岁儿童产生团队认同,甚至有研究发现3 岁儿童就已经出现内团体偏好现象。建立社会关系的一个关键,就是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并产生兴趣。在学习活动中,儿童越积极参与,学习就会越有成效。促进个体态度及行为改变是团体的重要功能之一,而
大量的研究表明,婴幼儿在新异词汇学习或拓展任务中,会优先将词语与物体的形状相联系,而忽略物体的其它知觉特征如颜色和质地,经常会基于物体的形状相似性对物体进行分类或归纳推理,即表现出明显的形状偏好。但是,在婴儿对新异食物进行命名时,形状偏好的现象则不再存在。然而,以往关于形状偏好的研究更多地比较了物体的形状、颜色与质地这三种知觉特征,而没有考察其它知觉特征如图案/纹路的重要性,并且这些研究都采用的是
决策信心(Decision-making Confidence)是指在进行判断或决策时,个体对其决策最优性或正确性的信心程度。本研究采用知觉判断任务,探讨控制加工(实验一)与自动加工(实验二)模式下,决策信心对决策过程的调节作用。实验一研究两种任务形式(无信心评估;有信心评估)下,控制加工的信心评估对决策过程的影响。
脑成像技术的出现,让研究者可以直接将不同的认知加工过程和与其相关的脑区建立联系。利用全脑分析的研究手段,不同脑功能在大脑皮层上的拓扑分布已经被描绘出来。为了更进一步地研究各种认知加工过程的神经基础,脑成像研究正在从传统的脑区定位研究,转而探索特定脑区与其功能的关系。因此,作为一种可以研究特定脑区在不同任务条件下的反应模式的方法,基于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的研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