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突变体与野生型生物学特性和品质比较

来源 :第七届全国枇杷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zer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析比较了枇杷白肉突变体与野生型生物学特性和果实品质差异.研究表明,枇杷白肉突变体与野生型的物候期十分接近,突变体的果实始熟期比野生型晚一周左右.突变体叶片长度、叶柄长度明显长于野生型,叶片厚度明显薄于野生型.突变体果实的平均单果重和果实纵横径均小于野生型,果肉的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分别比野生型高出9.2%和9.3%,总酸含量比野生型低21%;突变体果肉的维生素C含量与野生型基本相当;突变体果肉的粗纤维含量比野生型低14.3%,β-胡萝卜素含量仅为野生型的7.55%;突变体果肉的果糖、葡萄糖、蔗糖含量分别比同时期野生型高19%、8%和23%.
其他文献
果肉颜色是制约枇杷种类和果实品质口感的限制因素,秕杷根据果肉颜色不同分为黄肉枇杷和白肉枇杷,本研究以枇杷白肉突变型和野生型为材料,从果实转色到成熟分4个时期取样提RN
会议
为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枇杷属植物种质资源,对栎叶枇杷(E.prinoides Rehd.et Wils.)和解放钟枇杷进行种间正反交的杂交试验.本文涉及反交后代群体63株的真假杂种鉴定和正反交
在研究枇杷种子退化原因及退化种子植株遗传多样性的过程中,发现龙泉5号中度退化种子植株的花粉量及花粉形态与其母本有着极大的区别.运用5种方法对其雄性可育度进行了鉴定:
会议
通过低温处理,研究了不同枇杷材料幼果的抗寒性.研究表明,枇杷幼果果肉的SOD活性、脯氨酸含量与材料的抗寒性成正相关,MDA含量、相对电导率与材料的抗寒性成负相关,其中相对
本文以'卵圆型软条白沙'枇杷变异种质为试材,母株'软条白沙'及中国、日本、新西兰3个国家的30个白肉枇杷栽培品种为对照,以形态学性状调查为基础,结合SRAP分子标记对变异种质
会议
以栎叶枇杷(E.prinoides Rehd.&Wils.)花粉为试验材料,经干燥保存于液氮中,研究不同低温保存时间对"栎叶"枇杷花粉性状及SOD、CAT、POD酶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花粉的
  '贵妃枇杷'是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白肉枇杷新品种,利用其新鲜花序,经高压蒸汽烘干—花梗分离—筛选分级—色差精选—挤压破碎—烘干提香—自动包装等工艺,研制出观音型
会议
香气是果实风味品质的重要指标,鉴于国际市场对果品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果实香气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内外对枇杷香气的研究多数集中在枇杷花及精油的香气方面,对枇杷
会议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BO)是一种细支气管炎性损伤所致的慢性气流受限综合征.由德国病理学家Lange于1901年首次报道,并对其命名.BO病理上表现为细支气
会议
  [目的与意义]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对不同倍性枇杷的孢粉学特征进行观察比较,旨在为进一步探讨天然三倍体枇杷花粉的可育性提供孢粉学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