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震源激发信号的宽频特性分析

来源 :SPG/SEG 北京2016国际地球物理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ard85177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控震源扫描信号的宽频特性是提高地震资料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一个宽频的扫描信号被激发后,经历了可控震源震本身的畸变、大地耦合以及大地的滤波作用,当检波器接收到这个信号,其宽频特性被极大的改变了,本文从一些实例出发分析了大地耦合及滤波对宽频扫描信号的改变作用,有助于我们了解可控震源的激发子波的宽频响应特征,优化扫描信号设计。
其他文献
  地震波在流体层和固体层中传播时可以分别由声波方程和粘弹波方程描述。为了在流体-固体(海底)边界处结合这两种波动方程,需要使用边界条件来表示声压和应力的关系。但是
会议
地下介质中的强各向异性必将导致地震波走时畸变.传统的声波正演与逆时偏移(Reverse Time migration,RTM)没有考虑到这种由于各向异性效应造成的相位畸变,可能造成目标区反射
  当前拖缆地震资料采集现场质量控制方式已经从控制地震数据的质量向监视控制地震数据采集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控制地震数据质量相结合转变。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在对拖缆地震
会议
  同步震源采集方式具有经济、高效等优点,然而同步震源数据中通常混叠两个或多个炮数据。直接对同步震源数据成像能够避免炮数据分离时产生的误差,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但是
会议
  弹性波场的复杂性使得反演问题非线性增强,容易陷入局部极值,需要采用合理的多尺度反演策略降低非线性.在逐频组多尺度反演的基础上引入第二级别的反演策略,即基于阻尼波场
会议
  全波形反演因其相对较高的反演精度受到广泛关注,但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非线性特征,对初始模型以及频率成分具有极高的依赖性。在初始模型不准确和低频信息缺失的情况下,全波
  全波形反演(Full Waveform Inversion)直接利用振幅、走时和相位等地震波场运动学及动力学参数重建地层结构,其反演精度可达到波长数量级,得到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速度模型,
会议
  全波形反演中模型参数梯度的计算方式及精度,决定着反演的计算量及收敛性。由于直接求取模型参数梯度往往比较困难,因此许多学者采用间接方法来求取模型参数梯度。本文采用
  在实际地震资料全波形反演中,地震数据采集不规则,覆盖次数低,道集缺失,缺乏连续性等地震数据不完备性会在全波形反演中引入反演噪音,严重影响全波形反演在实际地震资料中的应
  从声子晶体理论来看,地球介质属于体波带隙介质,不同观测方法的带隙特征不同。实际反射地震资料通常缺失有效低频成分,给全波形反演应用带来困难。从抽象角度及简化地球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