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实现科研与教学“双赢”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k871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与科研是高等院校发展的永恒主题.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表明,推动教学与科研的共同发展,促进科研、教学的协调与统一,是保持高校可持续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作者在物流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实践,围绕具体实例,重点介绍了科研促进教学的途径和方式,以及教学对科研的推动作用.实践表明,科研与教学之间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只要处理得当,完全可以实现二者协调发展.
其他文献
对语用翻译理论影响较大的是跨文化语用学和认知语用学,本文对此进行了粗略的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整体认知、关联顺应和语用对比三个语用翻译策略,并指出了语用翻译理论的价值.
本文就中美国际贸易学人才培养的差距,如何提高我国高层次国际贸易教学和科研水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高等学校对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本文从建立健全培养创新能力的制度体系和保障机制、推进教学改革、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以科研项目促进本科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提出了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针对高等财经院校经济金融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现有的教学知识结构的实际情况,以及他们对应用前沿数学工具研究经济金融管理热点问题的现实诉求,我们在硕士研究生泛函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比较巧妙地进行了泛函分析课程内容的渐进式引入、衔接与过渡,大胆尝试将泛函分析与金融、经济管理相关问题的结合和应用,引导学生寻找与财经问题的相关结合点,进而独立或分组完成应用泛函分析工具研究金融、经济管理问题的阶段性论文,使财经
目前,在财经类高校的实验课程中,存在着师资不足的问题.笔者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了在实验教学中引入高年级本科生,充当“小教师”的设想,并进行了尝试和调查研究.事实说明,它是可行的,而且效果很好.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财经人才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长期以来财经类学校偏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难以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因此,在倡导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在当前通识教育的大背景下,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财经专业人才的人文素质,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财经类学生创造力欠缺的现象,阐述了艺术教育对培养财经院校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性,提出了艺术教育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可行性方法.
本文以大学分类为视角,分析了影响本科教学定位的因素.同时,以工学类研究教学研究大学为例,介绍了科学研究的分类、特点和本科教育的特点.对这类大学的特征、本科教育定位进行了阐述.
随着教育部1998年面向21世纪新专业目录的修订,原铁道部所属的4所重点院校的铁道运输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均作了修订和调整,以适应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本文以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中南大学为例,对各自学校的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宽口径、高素质、厚基础”人才培养模式下,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培养方案进一步改革和调整的建议.
我国研究生教育从规模、发展速度、结构、社会经济条件等四个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存在以下特点与问题:人均研究生规模仍然偏小;速度发展较快;博士研究生比例高;职业类学位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所占比重不高;科类结构不均衡;培养研究生的社会经济条件有限等.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四点建议.
本文介绍学校开展的学生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作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及要求,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为其他高校开展教学评估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