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器靶向的新型纳米光敏剂用于增强光动力学治疗

来源 :2016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shan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性肿瘤,俗称癌症,是人类健康的最主要威胁之一.光动力学治疗是一种新兴的癌症治疗方法,并受到广泛关注.但是目前,传统光动力学治疗效果往往难以达到人们的预期,最主要原因包括:1.产生的活性氧寿命短(<40 ns)扩散距离有限(<20 nm);2.激发光位于可见光区,组织穿透能力差.考虑到线粒体是细胞内活性氧的主要产生地,同时也是细胞内源性凋亡的主要控制器.
其他文献
We introduce a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functionalized,gold nanoparticle(AuNPs)-deposited paper strip capable of label-free rapid detection of of brassinosteroids(BRs)in plant tissues.T
本文充分利用单层石墨烯的电荷转移能力、生物相容性好及荧光淬灭的效果,以及纳米金优良的SERS增强性能,将气相沉积法制备GNT与电化学沉积法制备纳米金相结合,在ITO导电玻璃上设计制备得到AuNPs/GNT复合纳米SERS 增强基底,用以实现生化样本的SERS高效检测。
目前,用于分析物检测的亚细胞器靶向型荧光分子探针很多,但针对溶酶体内过氧化氢的靶向荧光分子探针还很少。对于靶向型荧光探针,通常的设计策略是将细胞器特异性靶向基团修饰于探针分子,然后由靶向基团牵引探针进入特定的细胞器进行检测[1-3]。
Glycoproteins being vital in numerous biological processes are considered as important targets for many clinical diagnoses.Immunoassays have been the workhorse tool for glycoproteins detection,however
A new nano-fibroine-based solidification of floating organic drop microextraction approach was developed and applied for enrichment of flavonoids in herbal aqueous solution and biological samples.In t
以氧化石墨烯为原料、氨水为N掺杂剂、水合肼为还原剂,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N掺杂石墨烯.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表征了合成的N掺杂石墨烯,结果表明N掺杂石墨烯形貌和石墨烯类似,呈透明褶皱薄膜;红外光谱图中1183 cm-1和1083 cm-1处出现C-N键的伸缩振动峰表明N原子的成功掺杂,1739 cm-1处C=O伸缩振动峰的减弱及1636 cm-
现代工业快速发展,造成大量有害重金属物质进入土壤和水域,被植物吸收后影响植物的正常生理代谢,进而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1]。本文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V 浓度(0、5、10、20、40 mg·L-1)胁迫7 天后,甜玉米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谷胱甘肽(GSH)、植物螯合肽(PCs)、非蛋白巯基(NPT)和类金属硫蛋白(MTL)含量的变化。
研究了一种稳定的二维金属有机骨架(2-D MOF)片层作为基质,应用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氨基酸、核酸碱基、药物、激素、污染物分子。
对细胞内靶标进行原位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会遇到诸多问题,主要原因是由于细胞内复杂的环境因素干扰(易导致假阳性信号)和靶标浓度太低(易导致假阴性信号)所致。本报告主要围绕在进行细胞内靶标检测时,如何有效避免干扰以及放大信号,提出以下策略:(1)针对单荧光标记探针易产生假阳性信号的缺点,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新型荧光探针,该探针能有效避免细胞内干扰因素(如酶、谷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