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FLC基因对转基因拟南芥育性和抗寒性的影响

来源 :中国园艺学会十字花科蔬菜分会第十届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tia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结球白菜先期抽薹现象降低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晚抽薹基因可延长不结球白菜的商品期,但晚抽薹基因的引入对植物育性存在消极影响,因而,对抽薹和育性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FLC在拟南芥中对开花是一个剂量依赖型抑制因子,本文从不结球白菜“NJ074”中克隆到一条FLC相关序列,命名为BcFLC.为了验证该基因的功能,我们利用gateway方法构建了BcFLC基因过表达载体pGate-BcFLC,通过农杆菌蘸花法转入哥伦比亚型拟南芥.通过对转基因拟南芥表型分析发现:在拟南芥中组成型过表达BcFLC可以显著延迟抽薹时间10天左右,表明BcFLC是抑制抽薹开花的一个基因.在BcFLC过表达植株中,花期的SOC(l)的表达量降低,但LFY和FT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因此我们认为BcFLC过表达植株比对照植株需要更多剂量的LFY和FT来促进开花.对转基因拟南芥的花形态观察发现,BcFLC过表达的转基因拟南芥雄蕊花丝短缩,育性降低,每个果荚结子数比对照降低30%左右.为此,我们利用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分析了对照与35S::BcFLC拟南芥植株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显示,转基因拟南芥育性的降低主要是由于RGA和RGL等花丝抑制因子的表达量上升和SEP3等花和胚珠发育相关基因的下调造成的.而且,在BcFLC过表达植株中,CBF1,2,3和COR15a等抗寒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也显著上调表达.为了验证BcFLC过表达拟南芥的抗寒性是否受到影响,对照与35S::BcFLC拟南芥植物在6片真叶时进行了抗寒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35S::BcFLC拟南芥植株的抗寒性显著增强,成活率比对照提高20%左右.因此,本文得出结论:不结球白菜BcFLC基因不仅影响植物的抽薹期,还可以降低植物的育性,增强植物的抗寒性。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9份高抗、3份高感TuMV大白菜自交系为试材,采用同源克隆技术克隆的eIF4E.a和eIF4E.c两个基因的eDNA序列,通过与已经报道的两个大白菜材料的同源基因序列比对,对其编码区多态性、推导的氨基酸顺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4个材料的eIF4E.a在编码区存在11个SNPs,且都是同意突变,在三个材料中检测到一个保守的碱基缺失突变.该突变导致了eIF4E.a在翻译时的移码突变和提
试验对9个基因型的茎瘤芥材料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探讨基因型、蔗糖浓度、甘露醇、活性炭、花蕾大小及培养基灭菌方式等因素对茎瘤芥小孢子胚胎发生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初花期至盛花期小孢子成胚率最高;单独提高提取液中蔗糖浓度或者在提取液中添加8%甘露醇都能增加小孢子膨大数目,同时使用可以大幅度提高小孢子膨大数目;添加活性炭的浓度在0.02g/L左右时最佳,过高和过低都不利于小孢子发育;过滤灭菌可以较好
病毒病是影响大白菜生产的主要病害.芜菁花叶病毒(TuMV)是引起该病害的主要病原.以大白菜抗TuMV的高代自交系BP8407和感TuMV的高代自交系极早春构建F2分离群体,通过人工磨擦接种TuMV-C4株系进行抗病性鉴定,其抗病性是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采用BSA法进行SSR、Indel连锁标记的筛选定位,结果得出该抗病基因(命名为retr02)位于大白菜A04连锁群上,其两侧紧密连锁的标记是BrI
本研究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由红菜薹游离小孢子培养得到的胚状体和根尖组织细胞核的结构、染色质组织方式和表观遗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胚状体细胞具有复杂的细胞核倍性水平,并且具有多核现象。根尖细胞核染色质的组织方式基本上都呈染色质中心的模式,而胚状体细胞核中的则不具有这种结构特点。红菜薹作为十字花科植物植物,它与拟南芥细胞核的结构和表观遗传学特征具有相似的特征。正常根尖细胞组织与胚状体的细胞核组织结构
为定位芸薹种抗根肿病基因的连锁标记,利用芸薹种单一基因微卫星(UGMS)标记及基因组SSR和抗根肿病(clubfoot resistance,CR)基因的紧密连锁分子标记,构建了结球白菜59-1×芜菁WJ04的遗传连锁图谱,并用4个不同的根肿菌生理小种对BC1F2群体进行了抗病性鉴定.通过对鉴定结果进行QTL分析,共得到了11个QTL位点,这些QTL全部来自于WJ04.这11个QTL位点分布于芸薹
以合肥黄心乌为试材,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SRAP-PCR反应体系中的Mg2+浓度、dNTPs浓度、引物浓度、Taq聚合酶浓度和模板DNA浓度进行5因素4水平的筛选分析,用me3-em3引物组合进行PCR扩增以确定最佳反应体系.结果表明,安徽乌菜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为:10×PCR buffcr.2μl,Mg2+ 3.0mmol/L,dNTPs 0.2mmol/L,引物0.5μmol/L,模
运用PCR和RT-PCR技术从萝卜中克隆出RsIRT1基因(GenBank登录号JN019788),其cDNA包含一个长度为1038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45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36.37kDa.TMHMM Serverv.2.0分析RsIRT1蛋白有8个跨膜结构域,推测为一种膜蛋白;蛋白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萝卜RsIRT1、遏蓝菜TeIRT1-P(CAL25151)、拟南芥AtIRT1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构建了青研系列7份大白菜杂交种及其11个亲本的DNA指纹图谱,筛选出5对具有较高多态性的SSR核心引物,核心引物组合扩增,可以鉴别亲本及其杂交种的真伪。利用其中一对共显性SSR标记P3鉴定青研早9号、青研桔15和青研春白一号三个杂交种的纯度,对比苗期性状调查结果表明,SSR分子标记用于杂交种纯度鉴定结果是可靠的。该试验为大白菜杂交种纯度鉴定提供了可靠的方法,对亲本保护及杂交种
以芥蓝真叶和子叶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浓度的TDZ、不同基因型及苗龄等对芥蓝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真叶和子叶段的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分别为:MS+ 0.5~1.0 mg·L-1TDZ和MS+ 0.5 mg·L-1 TDZ.真叶和子叶段的最适苗龄分别为:11d和6d.最优的基因型为‘正源大笋黄花芥兰’,其真叶和子叶段再生频率最高分别达82.56%和89.06%.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十)
本研究以不同花球松紧度的花椰菜品种或育种材料为试材,分别采用质构仪压缩法、容重法进行花球松紧度测试,并将两者的结果进行比较,拟建立一套适合花椰菜花球松紧度检测的方法,为建立标准化、统一化的花球松紧度评价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结果表明,通过质构仪压缩法获得的花球松紧度数据与容重法相关性极显著,可以客观、准确地反映供试花球样品的松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