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道复兴根在民间--《人体生命医学纲要·序》

来源 :第二届生命健康医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53270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潘德孚医师,从自学中医,到跟随名师,传统继承方式,传统行医方式,传统医理,传统医技,久在民间,五十余载,救苦疗疾,活人无数……近年来,痛感医疗腐败,常怀济世之志,虽年逾古稀,仍奋笔疾书.撰《生命医学丛书》等多种论著,其耿耿为民之情随处可见,其拳拳赤子之心跃然纸上……中医本是医道,而不仅是医学.道、德、术、理、智、思、学、技.大道、至德、隐术、明理、上智、睿思、微学、末技.道可包容学,学不可替道.是翻译medicine时借用中文医学,从而使之形成西化概念.医之本义调和,中之本义根本.中医是和人之道,而不是斗病之学.中医是调和生命自在之道,而不是与疾病作斗争之学.中医和人,而病自治.人乃本,病为标.《黄帝内经》谓“治病必求于本”.本者,生生之本.中医治病之奥秘,就在于求此生生之本.中医求本索原,而非舍本逐末.中医之行为目标,在于促进生命过程之全面自主实现、全面自由发展与全面自行和谐,而不是干扰、取代、破坏人为所能了解的部分人体结构与部分生理功能。生命具有自稳、自调、自限、自生、自化、自和之自在。医生的责任就在于调动这一自在。人们自己拥有化解一切失和、平治一切病态之自在。关键在于能否调和病机,调动生机。病态过程与生命过程是不可分割的。
其他文献
优化茯苓发酵罐补料液体发酵的发酵工艺,比较天然茯苓、发酵茯苓、药性发酵茯苓和复合药性发酵茯苓等不同茯苓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分别以营养培养基、药性培养基和复合药性培
目的:筛选茯苓摇瓶液体发酵最适复合药性培养基及研究复合药性发酵茯苓的化学成分.方法:在不同复合药性培养基中进行茯苓摇瓶液体发酵,测定其胞外多糖和菌丝体产量.根据复合药
自《天下无癌论》定稿之后,印刷了样书交给朋友和患者传阅,欢呼者有之,质疑者有之.对于文章内容,基本上没有异议,主要的质疑都集中在“无癌论”三个字上面,无论是中医还是西
中医理论的基石则是医易同源,医源于道,以道驭术,以神统形。通读潘老的著作,所有的治疗方术,无不是紧紧围绕“是生命生病,而不是身体生病”这一主题判断,由此展开健康与疾病的系统探
潘老新论,天下无癌,癌症可防,肿瘤可治.中华医道,以病为亲,调神调气,调病和人.疾病医学,以病为敌,杀瘤杀癌,杀病伤人.市场医学,以病为市,争名争利,争病夺人.中医病名,癥瘕积
潘德孚是民间中医的旗帜,是癌症白血病患者的希望,是人体生命健康医学的导航!潘德孚曾说过“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没本领的医生。”很多白血病与癌症病人,经现代主流医学治疗干预
潘老希望发起癌症和白血病中医首治联盟,不要让西医给治残废了再找中医救治;潘老希望天下癌症患者都能治得起癌症,不要害怕癌症,更不要被医药市场骗得人财两空;潘老关心中医立法
把握中医药政策的最终目标导向至关重要!国家不仅要为中医药工作满足当前需要,更要立足根本、面向未来,从有助于中医药能够健康、自主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角度来制定“中医药法”
论及中西医学,其中最重要的主题就是健康问题。无论对于个人与家庭的幸福,还是对于国家与世界的发展,人体生命的健康将是越来越重要的基础与保证。相信,在为公民健康服务上,中医必
目的:了解北京市景区内急救药械配置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方法:利用问卷调查,了解北京市3A-5A级景区的急救药械配备现状,并针对景区适宜的急救配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