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条件对毛竹根系酸性磷酸酶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来源 :第十一届中国竹业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gtest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不同施肥(0kg.hm-2、375kg.hm-2、900kg.hm-2和1500kg.hm-2)条件下毛竹林根系酸性磷酸酶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1)随着施肥量的升高,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降低,施肥根系的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低于不施肥肥根系的酸性磷酸酶活性,与CK相比,Ⅰ、Ⅱ、Ⅲ的根系酸性磷酸酶依次降低了16.6%、27.0%、35.0%(P<0.05),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r=0.806(P<0.01).(2)硝酸还原酶活性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Ⅰ、Ⅱ、ⅢNR活性显著高于CK,NR活性相应增加了8.7%、17.2%、7.6%,施肥量在900kg.hm-2时,(NR)活性最大,且Ⅰ与Ⅲ之间差异不显著.(3)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在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GS活性水平表现为Ⅱ>Ⅲ>Ⅰ,施肥量达到900kg.hm-2时,GS活性最大.(4)施肥对各处理间土壤肥力状况差异显著(P<0.05),施肥处理的土壤养分含量均高于不施肥的CK,当施肥量在900kg.hm-2时的土壤肥力最好,且土壤养分因子之间的相关程度较密切.(5)酶活性与土壤养分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硝酸还原酶与全磷、PH、速效钾、有机质、碱性氮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谷氨酰胺合成酶与铵钛氮有极显著的正相关,与全氮、全磷、有机质有显著相关性(P<0.05).酸性磷酸酶与铵钛氮、硝态氮、全钾之间有极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05、0.920、0.853(P<0.01),与全磷和有机质间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
其他文献
TFL1同源基因在保持植物营养生长和花序分生组织特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竹子TFL1基因的功能尚不清楚.本文从绿竹(Bambusa oldhamii)中克隆得到了TFL1同源基因,命名为BoTFL1.聚类分析表明BoTFL1与其他禾本科的TFL1同源基因相似度为90%.定量PCR结果显示BoTFL1在花芽的表达量是营养芽的3.5倍.转基因结果显示,BoTFL1过量表达能够使拟南芥延迟5-9天开
为了扩大厚竹繁殖系数,完善厚竹埋鞭育苗技术体系,以厚竹竹鞭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水分条件、覆盖措施、埋鞭方式和竹鞭性状对厚竹埋鞭育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水分条件对出笋率和出笋时间影响极为显著,对竹笋地径影响显著,埋鞭时边覆土边浇水有利于促进笋芽萌发和提早出笋.埋鞭后不同的苗床覆盖措施对出笋率、竹笋地径和出笋时间的影响均显著,用茅草或遮阳网覆盖有利于促进笋芽萌发和提早出笋.泥浆处理后
本文将稻草和砻糠作为雷竹林地覆盖基础层,本着保温、透气、保湿、环保、经济、易得等原则,选择鸡粪、麦麸、菜饼等作为添加材料进行雷竹林地覆盖增温试验.首先对3种材料进行单一添加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对添加材料复配了3个配方进行第二轮的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在基础覆盖层间加入鸡粪(750t/亩)+麦麸(500t/亩)+菜饼(750t/亩)的配方,最有利于雷竹林地增温和保温.
早竹(Phyllostachys praecox f. prevelnalis)(又称雷竹、早园竹),为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植物,本文是2006-2008年余杭区重点农业科技发展“早竹土壤改良与持续丰产应用研究”课题,以及后续实施中,采集早竹林土壤样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施肥管理要求和原则.
对毛竹笋材两用林进行了施肥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同等施肥条件下,中坡、下坡位置对比上坡位置,初次出笋日期、出笋数量、单笋均重、新笋总重、新笋平均地径均无显著差异,而新竹的眉径和枝下高则比较显著.
Land use change is the second main reason for carbon(C)emissions after fossil fuel combustion,and it is recognized a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soil organic carbon(SOC)and soil nitrogen(N)dynamic
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0g/k g.土、15g/k g.土、30g/k g.土和45g/k g.土)处理下毛竹林克隆种群根系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细根(0-2mm)生物量季节动态变化总体呈现为,4月份生物量最大,8月份存在一个小高峰.不同施肥处理间,细根的季节动态变化存在一定的差异表现为,施肥处理的季节动态变化幅度大,不施肥变化幅度小.(2)各径级细根年度总生物量均存在施肥处理间显著差异,表
为研究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施肥增产的内部机制,从而确定毛竹施肥的合理时期,以5种不同施肥模式的毛竹林为对象,利用超便携式调制叶绿素荧光仪MINI-PAM-II测定不同竹龄(Ⅰ、Ⅱ、Ⅲ度)不同施肥方式下毛竹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响应曲线的变化.结果表明:2m间距>2.5m间距>蔸施>3m间距>不施肥.说明2m间距施肥有利于提高毛竹叶片的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
通过对江西省永丰县官山林场4种施肥处理(45%矿渣肥、39%矿渣肥、毛竹专用肥和对照)毛竹林进行调查,对不同施肥处理毛竹地上部分营养器官N、P、K养分含量及它们随年龄增加的变化规律和养分积累、空间分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对不同年龄毛竹地上器官N、P、K养分含量影响不同.45%矿渣肥处理毛竹杆N含量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降低的趋势,枝和叶N含量呈现升—降的趋势;毛竹专用肥竹叶及对照处理竹枝N含
以赣南地区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的硬头黄竹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毛竹专用肥和对照处理硬头黄竹秆形特征调查,分析硬头黄竹秆形结构特征及毛竹专用肥的影响,以期为硬头黄竹的经营管理和综合利用提供依据和参考.结果表明:硬头黄竹节间长随节位数变化规律呈现“短-长-短”的变异模型.施肥提高了竹最长节出现的节位数和最长节的长度.施肥对壁厚和壁厚随高度的变化无影响,但会降低竹的尖削度,且施肥处理秆重随高度分布较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