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学诊断:实验室和临床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一届感染与抗微生物治疗论坛、第八届全国感染性疾病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aixiaoaixiao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感染性疾病,合理用药,延缓耐药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病原菌的正确诊断。对于重症的肺部感染,只有找到病原菌,才能选择正确的抗菌药物,才能合理用药,避免耐药的发生。本文介绍了临床医生应当注意标本的正确取材和微生物室应当重视标准化操作等提高病原学的诊断水平应当注意的几方面。
其他文献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地区发生8级地震,这次地震波及面广,地面建筑物毁坏严重,人员伤亡惨重;同时由于地震发生在交通阻断的山区,救援和伤员外送困难,故在这批伤员的急救和后期处理方面有特殊性。我院作为离震中最近的大型骨干医院收治了大量地震伤员,在这次群体伤的短期集中处理方面有一定的体会;而脊柱骨折患者的伤情相对较重,全身情况变化快,本文对本次伤员中脊柱骨折患者情况统计和治疗的经验进行总结。
梅毒是苍白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容易造成误诊、漏诊,因此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而潜伏梅毒没有临床表现,不易被发现,因而危害性更大。本科共诊治梅毒1065例,其中潜伏梅毒601例(56.43%),现对潜伏梅毒的临床情况及血清学变化进行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升主动脉瘤扩张在行主动脉瓣置换术(AVR)的同时施行升主动脉置换术(A组)或成形术(B组)结果,探讨二种方法的临床效果及适应证。方法:A、B二组术前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主动脉瓣病变、左室射血分数等均无统计学差异。A组主动脉直径(49.45±3.96)mm与B组(49.31±3.68)mm也无统计学差异。A组在行AVR后常规置换升主动脉,B组则在行AVR后,纵行切除
黄褐斑是一种发生于颜面的色素增加性皮肤病,其临床表现以面部呈对称蝴蝶状,或局限性淡褐色或褐色斑片为特点。本病目前发病机理复杂,真正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临床治疗上也无特别有效的方法。笔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和显微图象定量分析法检测c-kjt受体(干细胞因子受体)在黄褐斑皮损中的表达,以期进一步认识c-kit受体在黄褐斑色素沉着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曾称为“牛皮癣”,典型皮损为鳞屑性红斑,发病年龄以青壮年居多,春冬季节易复发或加重,而夏秋季节多缓解。现代医学对其病因认识尚未清楚,目前认为是遗传因素与感染、内分泌、药物或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基因遗传病,免疫介导是主要发生机制。西医药的治疗方法虽多,但一般仅能获得近期疗效,目前尚缺乏对银屑病的安全、有效、经济实用的治疗措施。本文分析了银屑病的病因
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医疗水平的发展,冠状动脉支架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介绍了冠脉支架术后开腹手术时机的选择,分析了冠脉支架术后开腹手术围手术期抗血小板的治疗和监测。
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ubintimal Angioplasty SIA)是指在动脉闭塞段人为造成内膜下的夹层而形成的新的人工血流通道。虽然技术成功率和远期开通率相对较低,但具有较高的肢体存活率,对于经真腔途径难以开通的病变,不失为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手段,本文就SIA的适应证、技术原理及操作步骤及其临床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气管食管瘘是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应用呼吸机支持者,长期置入气管套管,在此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气管后壁损伤,形成瘘管,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对6例气管食管瘘患者从基础疾病、发生时间、诊断方法到治疗进行了介绍。
目的:通过对以主动脉夹层(AD)首诊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提高诊断意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OSAHS合并A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探讨OSAHS对AD的影响。结果: 6例AD首诊的OSAHS患者均为肥胖男性,体质指数(BMI)平均32.07±3.57,平均年龄(43.83±2.14)岁,有不同程度的夜间憋醒和白天嗜睡,ESS嗜睡评分平
急性肺损伤(ALI)及其严重阶段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死亡率仍可高达40%~60%。研究表明,肺和其他相关器官内细胞死亡在ALI/ARDS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细胞死亡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坏死(necrosis)和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本文介绍了细胞凋亡、细胞胀亡以及自噬性死亡等细胞程序性死亡,阐述了PCD与ALI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