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江苏北部MCS过程的特征分析(S10)

来源 :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a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2013年8月1日发生在江苏北部的一次MCS进行分析,主要分析MCS云图特征、雷达回波、环流形势、热力动力、水汽条件。结果表明:此次MCS过程发生在贝加尔湖南部伸至西南地区的低压槽前,台风"飞燕"沿着副高外围移动,其携带的暖湿气流为MCS的形成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汽;MCS形成于高温高湿对流不稳定环境中,华南地区200hPa附近高空冷涡的出现诱发的垂直反环流圈是MCS发展维持的主要动力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1 研究背景与内容风蚀起沙过程在全球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时有发生,其产生的大量的沙尘气溶胶对全球物理、化学和生物循环有重要影响[1].不同尺度的沙尘气溶胶具有明显不同的光
  本文利用2005~2011年北京大气所站的紫外辐射和总辐射观测资料、北京站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卫星臭氧资料,基于大气辐射传输理论及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北京大气所站紫外
会议
  Warren等[1]指出,气溶胶的增加会使地面观测的中高层云量由于气溶胶的遮蔽而减少,从而得出虚假的总云量下降的趋势.华北地区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重要的气溶胶排放源,如果
会议
会议
  利用PM2.5、PM10、O3、NO2、CO等5种大气成分浓度数据、常规气象观测数据和NCEP再分析资料,结合HYSPLIT4后向轨迹模式,对2013年12月1~9日发生在上海市的一次大面积、长时
会议
  应用大连本站2003~2012年冬季降水过程的地面与探空资料,提出将判断降水相态的因子分别取其过程最大值和过程最小值并归为最大类与最小类,对降水过程动态地进行研究分析。在
会议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抑制淀粉分支酶(SBE)表达可以提高禾谷类作物胚乳直链淀粉和抗性淀粉含量,具有促进人体健康的作用。然而伴随直链淀粉含量不同程度的增加,胚乳形成不同形态的淀粉粒(被称为异形淀粉)。这些异形淀粉的淀粉组分、晶体结构和理化特性具有明显差异,并在胚乳中呈区域性分布,但它们的形成机制及其胚乳区域性分布的原因尚未澄清。本研究以来源于水稻品种特青(TQ)抑制SBEⅠ/Ⅱb表达的高直链抗性淀粉水
  Stephen在2008年提出了一种新型亮温经验函数,为反演云底高提供了一种无需计算大气中实时水汽含量的新方法。利用SBDART模式和Stephen亮温函数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天顶
  南海气象观测站非常稀少,为了准确构建南海大气参数廓线,利用2011年南海GPS掩星资料进行统计计算,详细分析了南海气温、气压、水汽压、大气折射指数随海拔高度分布的特征,并
  本文选取2013年1月12-16日江苏地区连续性雾-霾天气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FNL资料、NOAA的GDAS资料结合空气污染资料、常规气象资料等,对本次雾-霾过程中的高低空环流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