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科普能力建设转变及政府作用

来源 :第十九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暨2012亚太地区科技传播国际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150131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的迅猛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全方位渗透对科普能力建设提出了全新的挑战,网络时代的科普能力建设需要在科普的主体、内容、理念、形式、流程、时机、空间等诸多方面进行转变和提升,多元主体的互动式共享将成为未来的主流,科学的功能和限度将被辩证地认识,科学精神和方法将被更加重视。要成功地实现这些转变,政府就必须依据产品和服务公共性的强弱及不同提供主体的比较优势,分情况发挥好掌舵者、提供者、动员者、营造者、监管者、平衡者等作用。
其他文献
文章构建了主流媒体直播的用户满意度评价指标,设计了21个可测变量,以青年群体为研究对象,运用路径法探讨用户的满意度如何?影响有哪些及其间关联。研究发现:9个研究假设中的
近年来,政务新媒体普遍而广泛地参与融合传播,成为全媒体时代“官宣”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福建共青团”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对象,结合大数据和具体案例,从热文推送、发文规
当前火爆的网络直播现象是新媒体技术发展后出现的,究其本质,网络直播就是主播身体的展演,以及观众对其所进行的"凝视"。本文提出在主播与观众的身体在看与被看的过程中,身体
  随着人们对科普场馆服务要求的日益提高,服务形式的有效改进在提升科普场馆观众兴趣与认可度方面效果显著。通过以青少年及为其所做的专题导览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采取讲故事
会议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检验主流媒体改革创新、融合发展成效的重要“战场”.面对赴北京报道团规模大幅缩减的情况,如何实现报道整体任务不减,效果标准不降?我们的答案是:深度
期刊
杨殿弼,男,侗族,1963年生,贵州省剑河县昂英村人。1982年开始从事教学工作,行政管理本科毕业。在近30年的教学生涯中,先后辅导400余名高中美术特长学生考入云南大学、重庆大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20世纪80年代之后,青年亚文化研究出现后亚文化转向,对亚文化群体成员的身份与文化实践的解读更多的是基于个体言说、诠释的视角上,从而描绘出身份碎片化、流动性的文化图景
  用系统论的视角分析考察科普的各个环节,建立以科协为主导,以高校为主力军,以诺贝尔科学奖为主题的科普运行模式。
  本文基于文献研究分析,对印度公众理解科学研究和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源起和发展进行了总结、梳理和分析,并从调查背景、调查实施机构、调查理论框架、调查问卷体系以及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