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角下的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微信平台应用的构建与研究

来源 :2017年中国城市规划信息化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shel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众参与是行政民主化的重要体现,2008年1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城乡规划法》,首次使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有了法律保障.然而,在转型期的中国,在"互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发展浪潮下,公众参与在实践中尚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严重影响了公众参与的深度与广度.要提高城市规划过程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就应从进一步规范公众参与方式、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及公众参与者的权利保障制度等方面着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合理搭建公众参与平台,构建"互联网+"规划参与生态,实现规划数据互联互通、开放共享和全面深入的公众参与.
其他文献
全国各地"多规合一"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其中,"一张蓝图"和"一个平台"是"多规合一"建设共识性的必备内容.南京市"多规合一"于2016年全面推进实施,根据相关政策文件精神,"一张蓝图"和"一个平台"也正是建设的核心内容.本文阐述南京市在"多规合一"一张蓝图建设中,如何先行开展"一个平台"部分内容的建设,从而支撑"一张蓝图"编制的全过程.在分析现有建设存在不足的基础上,首先简要介绍南京市"多规
多规融合差异分析与处理涉及发改、规划、国土、林业、环保、水利、市政、交通等跨部门多源异构数据的批量分析处理.传统的依赖规划设计人员自身经验的数据收集与处理方法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规划编制效率以及编制成果的科学性与精准性.本文运用系统性思维,将影响空间发展与建设的各项关键因子按照进行事实性、强制型、引导型进行分类,作为约束条件分级叠加、综合协调判断.面向多规融合,构建逻辑严密的差异协调策略与冲突处理模型
邢台市作为河北省市县"多规合一"首批试点城市,在开展多规合一建设多规合一信息联动平台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平台围绕着多规信息共享及服务,多规业务协同等核心应用需求,采用"1+3+x"的建设模式,充分利用现有的平台和数据资源,通过数据资源中心促进多部门的信息共享,又快又好地实现了多规合一信息联动平台的建设.平台实现的主要内容包括:多规数据建库和管理、多规冲突智能检测、多规项目协同审批、多规决策分析与
本文以四川省南江县多规合一试点为例,探讨分析盆周山区县域"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困难与挑战,借鉴国内其他试点城市的经验,基于南江县特有的空间规划资源、规划管理体制、生态保护需求,提出县域"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开发的系统需求和总体框架以及建设成果,为实现具有山地特色的县域"多规合一"平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与保障,以便平台更好地为规划编制与规划管理提供服务.
我国规划众多,规划内容交叉重叠,缺乏衔接,加上规划主管部门各自为政,经常出现规划"打架"现象,因而,全国各地相继开展"多规合一"试点工作."多规合一"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探索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新秩序,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本文从信息化角度入手,重点研究了"多规合一"从规划编制、规划管理和规划应用角度对信息化建设的具体需求.结合当前全国"多规合一"建设实践,经验性地总结了"多规合一"信息化建设的四个层次,并
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乡村建设规划信息化也日益成为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武汉市乡村建设规划中,基于GIS和互联网技术搭建一个统一的、完备的、规范的一张图信息技术平台,整合各类数据资源,互动联接不同层面的规划成果,探索乡村建设规划管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随着城市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城乡规划也会面临着更进一步的改革,规划管理工作对信息系统的依赖度越来越高,其系统建设的过程也是数据大集中的过程.本文重点分析了聊城市规划局管理信息化运维工作面临的挑战,并介绍了聊城市规划局"规划一张图"信息集成建设方案.
文章从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评价的重大意义入手,根据厦门市实际情况,以管理单元为基础,对控规"一张图"进行评价分析、确定评价方法、制定控规"一张图"评价框架,为全市开展控规"一张图"评价工作提供借鉴.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档案管理日趋越显得越加重要.第一手的城市规划设计档案是未来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重要参考和依据,是为城市发展提供相关研究的重要资料.本文以海口市城市规划综合管理平台为例,开展对平台中的档案管理模块的建设意义和关键性问题进行探讨,并对日后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中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浅析城市规划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展提出可行性思路.
大数据时代下如何运用大数据思维引领提升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是规划管理部门探索研究的重点方向.贵阳规划局启动规划"数据铁笼"建设,探索了一条利用数据管控规划权力的新路.通过四单一图界定规划权力,业务系统体现权力的运行,数据保证权力留痕,风险防控应用则完成对权力的制约.在具体的建设实践中,使用了大数据实时计算技术,以及风险预警模型技术,在行政审批、行政执法以及行政办公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