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技术在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软件中的应用

来源 :2006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asdzxc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OM组件技术已引起软件开发模式的巨大变革.本文根据作者所开发的NSQ2000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软件的特点,具体阐述了COM在其中的应用,包括OLE(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包容器、ActiveX控件、可连接对象机制、结构化存储、统一数据传输、基于COM客户端/服务器模式的数据接口、ADO(ActiveX Data Object)接口操作数据库等.在NSQ2000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软件中采用COM技术进行设计开发,具有复用性好、性能稳定、运行高效等诸多优越性,非常有利于版本升级和功能扩展.
其他文献
羟基磷灰石(HA)是人体骨骼和牙齿中最为主要的无机矿物质成分.模仿骨骼的复合结构,羟基磷灰石纳米晶与聚乳酸等可吸收性高分子材料的复合生物材料,已经成为生物可吸收性硬组织替代修复材料的研究方向,磷灰石纳米晶的制备已成为研究合成类骨生物复合材料的关键.本文通过水热反应合成了分散性良好的磷灰石纳米晶,并通过XRD、TEM、FTIR表征了合成的磷灰石纳米晶.
将MWNTs水悬浮液、NMMO溶液及纤维素共混后制备了Lyocell/MWNTs复合纤维.采用X-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SEM)、透射电镜(TEM)、强度仪等分析了复合纤维的结构和性能.WAXD图谱显示:复合纤维在具有纤维素Ⅱ晶型结构的同时还保留了MWNTs的特征衍射峰;二维X衍射结果表明:MWNTs在复合纤维中的取向角随纤维拉伸比的增大而减小;SEM结果显示:复合纤维中,MWNTs
Ti、N形成的小团簇TinNm,当n+m≤4时,一般出现线形和平面构型;当n+m=5、6时,TinNm团簇异构体既有线形结构,也有平面结构,还有少数立体结构.线形结构大多形成强弱交替的定域键.平面结构中Ti-N键,随着原子数的增加,逐渐从共价键向离子键过渡,Ti失去电子增多,N得到电子也增大.而立体构型中大多形成离域键,验证了Anderson理论.
阐述了纳米纤维的定义及应用,制备纳米纤维的有效方法之一静电纺丝概念及发展现状.研究了静电纺纤维毡的透气性能.静电纺丝主要是利用电场力的作用,将聚合物溶液从毛细管口处抽出形成射流,经过摆动、蒸发、细化过程,最终得到纳米级的起细纤维.而纳米纤维由于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积体积比,而且在纳米纤维形成的网毡上有很多微孔,因此具有很强的吸附力以及良好的过滤性、阻隔性、粘合性和透气性.
该文详细介绍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配电运行管理系统(DOM)中的图形编辑模块.针对当前国内配电网管理系统(DMS)中的数据难以统一和维护、开发周期长等难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通过使用国际上通用的地理信息的数据存储方式,用图论的数学方法和面向对象的技术建立起面向配电网设备的数学模型,并且提供了各种方便的专题图转换工具,最终使地理图和监控所用的所有专题图数据统一,拓扑关系一致,并为配电
和传统的宇宙空间概念一样虚拟的信息网络构成的网络空间,以及网络拓扑连接的范围同样是"无界"的,随着网络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由此而产生的信息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严峻.通过对信息网络安全威胁的全透析,以及对部分供电企业和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设备供应商对信息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及管理手段的分析,发现对网络安全管理的方法和对策也是"无限"的.本文从防患于未然的角度系统详细地探讨了信息网络及网络安全的定义,现阶段网
信息系统建设是个复杂的过程,是信息系统的多学科性、综合性的体现.这就决定了它的发展必定有一个较长的过程,需等待各学科的成熟,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知识需要拓宽,人员对信息系统建设过程的认识需要在实践中提高.它要求企业的信息管理者在制定信息系统建设规划时对企业自身现状有深入了解,制定科学可行的、有发展空间的信息系统体系.
燃煤作为火电厂的"粮食",占据了火力发电成本的60%到70%左右,由此,燃煤在火力发电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强燃煤管理、降低燃料成本、提高发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是摆在所有火电企业面前重中之重的问题.基于此,我们在经过长时间的实地调研和充分论证,提出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手段,实现燃料的全程控制、过程监督、闭环管理、实时分析、辅助决策,以此来达到消除采制化各环节的人为因素影响、减小入厂入炉热值差、降
以信息化建设原则为依托,通过对供电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结构的分析,提出供电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信息模型,阐述了如何用系统的观点来规划供电企业信息化建设.
本文针对电力经济技术研究的复杂性、不确定性,总结了电力经济技术研究包括的类别,采用最新的信息集成标准、CORBA规范,基于多智能体技术,应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提出了电力经济技术研究实验室建设框架和开发思路,并详细讨论了其实现方式.该体系结构采用开放式信息集成技术,方便已有软件的集成和功能扩展,可以为其它行业的经济技术实验平台的研究和实现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