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Cystatin c与左室重量指数(LVMI)、E/A值、E峰减速时间(EDT)、24小时平均收缩压(SBP)、24小时平均舒张压(DBP)、日间及夜间平均SBP、DBP,夜间血压下降率及血压负荷、血肌酐、24小时尿蛋白定量a1微球蛋白及微量白蛋白定量等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指标相关性问题。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49例,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ystatin c浓度;常规测定24小时动态血压及超声心动图,记录各参数并计算LVM、LVMI;常规测定血肌酐、24小时尿蛋白定量、a1微球蛋白及微量白蛋白。根据Cystatin c水平分组。结果(1)血清Cystatin c分组情况:Ⅰ组(水平升高组Cystatin c≥0.95mg/L)共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2-79(66.2±10.3)岁,平均病程(12.99±8.32)年;Ⅱ组(正常水平组Cysta-tin c<0.95mg/L共19例,男8例,女11例,年龄48-78(62.4±9.9)岁,平均病程(12.53±10.92)年。Ⅰ组与Ⅱ组在年龄、性别、病程、EDT、尿微量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日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血压负荷之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Ⅰ组血清Cystatin c显著高于Ⅱ组(P<0.01),而Cystatin c水平升高组较水平正常组的患者左室重量指数大,微球蛋白及血肌酐水平增高,夜间平均舒张压高而血压下降率不佳(均P<0.05)。(2)血清Cystatin c与上述指标之间直线相关情况:其与a1微球蛋白(r=0.576,P=0.000)、尿微量白蛋白(r=0.672,P=0.000)、血肌酐(r=0.872,P=0.000)、24小时平均收缩压(r=0.523,P=0.001)、日间平均收缩压(r=0.519,P=0.001)、血压负荷SBP(r=0.541,P=0.000)显著正相关:而Cystatin c与夜间平均收缩压(r=0.403,P:0.011)及左室重量指数(r=0.301,P=0.037)亦呈正相关关系。(3)血清Cystatin c与上述指标进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情况:将两组资料合并后,以血Cystatin c作为因变量,以左室重量指数、EDT、a1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24小时尿蛋白定量、日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夜间血压下降率(SBP、DBP)、血压负荷(SBP、DBP)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线性逐步回归分析(Backward法),最后血肌酐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进入方程。结论(1)血清Cystatin c水平升高组较水平正常组的患者左室重量指数大,微球蛋白及血肌酐水平增高,夜间平均舒张压高而血压下降率不佳(均P<0.05)。提示血清Cystatin c水平的升高预示了高血压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出现。(2)其与a1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24小时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收缩压、血压负荷SBP显著正相关:而Cystatin c与夜间平均收缩压及左室重量指数亦呈正相关关系。而以上指标均能反映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尤其尿微量白蛋白、左室重量指数及动态血压参数是目前衡量高血压早期靶器官损害的重要手段。(3)以血Cystatin c作为因变量,以其他常用指标为自变量的多因素线性逐步回归分析(Backward法),最后血肌酐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进入方程。考虑血清Cystatin c对肾脏损害高度敏感,且各指标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导致其他指标未能进入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