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患者的诊断治疗

来源 :2018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呼吸与危重症医学2017-2018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525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EGPA在临床工作中极易被漏诊或误诊,以致延误患者病情,所以及时诊断、合理的治疗以及有效管理可提高患者预后。
其他文献
胸膜腔感染(又称脓胸)多是由于细菌性肺炎累及临近胸膜所致胸膜腔的化脓性感染病变,常见于年老体弱有基础病变、未及时治疗、免疫功能低下或接受免疫抑制药者,病死率明显高于单纯肺部感染患者.随着抗生素的使用,胸膜腔感染的发生率和细菌谱也发生了相应改变.在抗生素应用之前,肺炎链球菌约占60%~70%,而目前降至不足10%;19世纪50年代,随着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和耐药葡萄球菌的出现,胸膜腔感染的并发症和死
嗜酸粒细胞性胸腔积液(eosinophilic pleural effusion,EPE)指胸腔积液的白细胞分类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s,Eos)比例≥10%,占渗出性胸腔积液的5%~16%,属于多学科交叉的症状表现,病因包括肿瘤、感染、寄生虫相关性胸腔积液(pleural parasitic infestation,PPI)、特发性嗜酸粒细胞性胸腔积液(idiopathic eosin
胸膜疾病是一类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许多肺部疾病及全身疾病也常累及胸膜,导致胸膜病变甚至引起胸腔积液.胸膜疾病的诊断技术发展较早,随着胸腔镜、胸膜活检等诊断技术的推广,胸膜疾病的诊治水平逐渐提高.但由于各类技术发展时代不同,目前在各级医院应用程度存在差异,一些诊断技术需要特殊设备和培训,目前对各类胸膜疾病诊断技术的应用存在一定程度无序化,尚缺乏严格的其应用评价.本文重点对胸膜疾病诊断技术做一梳理和评
因ICU患者原发疾病差异较大,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人工气道、机械通气、镇静与镇痛等,常使VTE临床表现更难以识别,在VTE的发生、预防和治疗等方面有着明显的特殊性。ICU患者是发生VTE的高危人群,应重视其危险因素并进行风险评估。早期识别VTE高危患者,及时进行预防,可以显著减少ICU患者VTE的发生。在进行风险评估的同时应注意进行出血风险评估,保证该类患者VTE预防治疗的安全。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CTED的临床重要性在于:一方面,增加了PTE的复发风险;另一方面,部分患者可以发展至CTEPH。由于CTED发展至CTEPH的确切临床证据和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楚,因此,CTED的抗凝疗程目前仍存在争论。CTEPH是
除阻塞部位血栓栓塞机化外,肺循环中非血栓部位的小血管病变的组织学表现与动脉性肺动脉高压相似。很多CTEPH患者的血管反应试验阳性。目前CTEPH内科治疗包括终身抗凝、利尿及氧疗(合并右心衰竭及低氧血症患者)及靶向治疗。本文就CTEPH靶向药物的研究结果作一介绍。
肺动脉高压是指肺动脉压力超过一定界值的一种血流动力学异常状态.随着人们认识的逐渐深入,PH的定义与分类也在不断更新.2018年2月27日,第6届世界肺动脉高压大会在法国尼斯举行.本次大会就PH的定义、分类和血流动力学标准均有重要的更新,本文结合临床实际应用对相关更新加以介绍.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进展性疾病,患者在一段时间内临床相对稳定并不意味着右心功能和其他指标持续稳定,疾病仍然会进展,预期寿命会显著缩短。尽快达到并维持低风险级别是改善肺动脉高压预后的关键和基本治疗目标。
PVOD/PCH是临床表现、血流动力学特征与PH相似的罕见病,病理特点分别为肺毛细血管后小静脉纤维化、狭窄、甚至闭塞和弥漫性肺毛细血管血管瘤形成。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除了HPAH和PVOD/PCH等PH的易感基因外,还发现了其他类型PH相关的易感基因,为PH早期诊断、表型分层及治疗提供依据。现根据PH的5大分类,将其相关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归纳。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一种预后不良的进展性疾病,由于肺血管收缩和重构引起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加和右心室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病理特征包括内膜增生、中膜增厚、丛状病变和原位血栓形成.鉴于其复杂的病理生理和高死亡率,早期诊断和预后分层评估对精准治疗极其重要;而生物标志物由于其可在血液、尿液或呼气凝结物等体液中检测,不仅与疾病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