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例16a女性患者,因“突发找词困难1个半月,四肢抽搐13 d”入院,结合病史及相关检查结果,诊断为多发性硬化.临床药师积极参与整个治疗过程,通过查阅文献,为患者激素治疗的剂量与疗程提出合理化建议,即甲泼尼松龙琥珀酸钠500mg+0.9%Ns250mL/d,ivgtt冲击5 d后改为醋酸泼尼松片60mg/d,此剂量维持l周后减为30mg/d,以后每3 d减10mg,直至停药.与医护人员合作,展开药
【机 构】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剂科,北京 100053 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药剂科,河北 石家庄 050082
【出 处】
:
2011第三届全国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暨内分泌代谢疾病用药安全与药源性内分泌代谢疾病防治专题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例16a女性患者,因“突发找词困难1个半月,四肢抽搐13 d”入院,结合病史及相关检查结果,诊断为多发性硬化.
临床药师积极参与整个治疗过程,通过查阅文献,为患者激素治疗的剂量与疗程提出合理化建议,即甲泼尼松龙琥珀酸钠500mg+0.9%Ns250mL/d,ivgtt冲击5 d后改为醋酸泼尼松片60mg/d,此剂量维持l周后减为30mg/d,以后每3 d减10mg,直至停药.与医护人员合作,展开药学监护.临床药师积极参与对患者的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对医院患者因使用降糖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04年1月-2010年12月ADR监测室收集的5l例降糖药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51例不良反应报告中,>60岁者21例,占41.2%:双胍类引起的不良反应(AR)占首位,其次为胰岛素类,磺酰脲类等.AR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占43.1%),其次为变态反应、神经系统反应等.结论:降糖药物发生AR与药
目的:探讨抗糖尿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服务.方法:通过CNKI数据库收集1998-2011年发表的抗糖尿病药物不良反应相关文献,对不良反应发生的年龄构成、发生时间、累及器官/系统、药物种类等进行汇总分析,同时对糖尿病并发症相关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相关的归纳与分析.结果:抗糖尿病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年龄主要集中于51岁以上.发生时间主要集中于1 d-2月,累及器官/系统涉及全身各大系统,
目的:介绍近年来2型糖尿病与骨代谢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状况及方向,了解不同降糖药物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收集与分析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期刊全文库(2000年1月-2011年月)有关文献,进行汇总述评.结果和结论: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且老年性2型糖尿病患者较正常人群易发生骨质疏松症.降糖药物亦会影响糖尿病患者的骨代谢,在选择用药时应考虑骨折的风险.胰岛素和二甲双胍可能有
目的: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等严重精神疾病影响着约1~2%的人群,使患者预期寿命减少10~20年.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可以极大提高精神病治疗的有效性和患者的耐受性.但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与患者体重增加、糖尿病及高甘油三酯血症等的发生有关,并可导致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继而影响抗精神病治疗的依从性以及精神疾病患者的转归.应对使用抗精神病药的患者开展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基础筛查工作,同时配合饮食
目的:许多药物或化学物质可引起胰岛13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异常,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相对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进而出现血中葡萄糖升高及尿糖阳性,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大多,临床症状轻微,偶可导致酮症酸中毒,停用药物后血糖水平和糖耐量可恢复正常.常见致病药物:1.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是糖皮质激素;2.利尿剂,如噻嗪类、氯喹酮、呋塞米等;3.降高血压药;4.雌激素
目的:磺脲类药物使用不当,易发生低血糖,如果患者的低血糖的症状得不到及时的处理,严重的会使患者致残甚至死亡.纠正低血糖,通常的作法是输注高浓度的葡萄糖或使用奥曲肤减少胰岛素的分泌.二甲双胍引起的乳酸酸中毒(MALA)是这类药物主要的不良反应,虽然发生率低,但危险性大.MALA还可以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心血管疾病、肾衰竭甚至死亡.α-糖苷酶抑制剂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较少发生因过量造成的急性不良反应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妊娠期发生或首次识别出的不同程度的葡萄糖耐量异常,严重危及母婴健康并与多种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胰岛素是目前治疗GDM的首选药物,如何合理应用胰岛素是GDM患者预后非常关键的治疗措施.
目的:了解我院糖尿病患者与糖尿痛酮症患者治疗及费用情况,为优化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供依据.方法:对184例糖尿病人住院治疗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糖尿病酮症患者的住院天数、治疗费用、感染率、均明显高于普通糖尿痛患者.结论:糖尿病病人如能加强糖尿病自身健康教育,加强疾病的自我监测,预防糖尿病酮症等并发症的发生,可以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改善生活质量.
目的:探讨盐酸丁咯地尔(buflomedil)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互2010年门诊患者使用盐酸丁略地尔粉针出现的37例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注射用盐酸丁咯地尔可致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尤以为主.结论:临床医务人员在使用注射用盐酸丁咯地尔时应密切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做到及早发现,及时预防,以免严重后果发生.
糖尿病(DM)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基本的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治疗措施基础上,还需增加口服降糖药物才能使2型DM患者得到满意的血糖控制.本文对口服降糖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疗效特点和最新研究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