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文关怀的下肢残障人士轮椅设计研究

来源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t52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设计层面探讨了对残障人士的人文关怀,需要"去符号化".仅仅针对残障人士的区别性设计,即使满足了功能需求也是不完善的.正常人也能通用,才能使残障人士察觉不到是针对他们的设计,才能避免触及残障人士脆弱敏感的内心.下肢残障人士的轮椅设计更应如此,深入到"去符号化"的人文关怀层次,研究如何弱化轮椅的"专用"、"残疾"、"不正常"等负面标签.
其他文献
自贸区的建设在可能会对经济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势必会对我国刑法的适用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鼓励创新、倡导自由开放的自贸区,势必要求不能通过高压的刑法来严厉惩治和打击一切违背和破坏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也势必要求刑法不应侧重于惩治和打击犯罪,而应侧重于服务经济的顺畅自由发展,倡导刑法的轻缓化与谦抑化.自贸区推出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与罪刑法定原则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契合,但并非高度契合,绝不能将负面清单
上海自贸区建设涉及投资、贸易、金融、法律等多个领域,是要在符合国际化、法治化和市场化的基础上,通过跨境投资贸易的制度创新,推动资源要素的高效配置,并从根本上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行政体制的改革.负面清单模式是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协定中作出义务承诺的一种方式,上海自贸区探索建立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的外资管理模式是其亮点之一,这种管理模式顺应了国际投资规则发展的新趋势,有利于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深
检察机关介入自贸区金融创新是增强金融纠纷解决能力、构建多层次金融司法、强化金融创新监管的现实需要。检察机关通过充分发挥检察建议在督促监管中的作用、运用调查取证权促进金融检察与监管的衔接、依托公益诉讼制度完善督促起诉等方式实现对金融创新的治理与保障。
自贸区作为深化改革开放的产物,随着金融深化、服务贸易开放等监管规则的调整,区内金融创新的同时必然带来部分监管真空,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和保护自贸区改革,处理好先行先试与依法办事的关系,及时运用法律手段对改革成果予以巩固和保障,在自贸区建设体系中要坚持监督与服务并重的角色定位,并且更加侧重于服务.在金融领域,为保护自贸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改革
助残社会组织主要有公办与民营两种.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升级,助残社会组织是残疾人实现"残健共融,同步小康"的根基.培育好、管理好、服务好助残社会组织,是满足残疾人群体自身发展需要,保障残疾人权益,创新社会治理的迫切需要.以“互帮网一一中国最大的残疾人网络工作平台”为例,反思由政府主导、社会协同推进的社会组织创新实践,进而理解新时期社会治理创新的路径选择。
文章指出当失明、聋哑、肢体残缺和年老、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艾滋病的人和经常登山、游泳、跑马拉松的人,都能作为各种各样的“一般的人”,获得相当的生活水准,有安全保障,不受伤害;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公共事务,那样,残疾人的状况就改观了,今天所希望达到的改善残疾人生存状况的目标也就达到了。一个良好的社会,一个把民生放在第一位的国家,应该做到建立覆盖全体国民的、城乡一体的、每个人均等享有、在国内的任
国际化、本土化和人本化是中国特色残疾人发展事业的三个向度.国际化向度要求中国残疾人事业应密切关注国际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理论前沿和先进经验,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的理念、模式和制度设计,实现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现代化超越;本土化向度要求中国残疾人事业在借鉴国际先进理论的基础上,必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基本国情,主动完善理论体系,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事业发展道路;人本化向度要求中国残疾人事业
本文详细阐述劳动与就业的区别和联系、支持性劳动就业及其支持体系、劳动与就业机构的组织形式、社会企业与社会责任企业和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的区别,以及非营利产业的概念,提出改制社会福利企业和盲人按摩机构,以残疾人集中劳动就业为重点,发展非营利产业;设立岗位预留制度,加大超比例就业的奖励性支持和自主创业扶持力度等一系列政策创新观点,以及加强与劳动就业创新政策相匹配的劳动就业支持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残疾人劳动
一个完善的人口健康调查系统可以为国家提供许多有价值的数据.美国的人口健康调查系统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一个由联邦政府主导、各州配合的复杂的监测体系,为美国残疾人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形成的相关研究成果产生了较有影响力的社会效益.人口健康数据与残疾人研究在数据挖掘、研究方法等方面,对于我国人口健康调查数据的建立、完善以及残疾人研究应用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将结合作者所参与的美国残疾研究课题
深化农村改革背景下,农村土地价值得到了显现,农村土地权益分配和权益保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农村残疾人兼具农民和残疾人双重身份,是残疾人中的特殊群体,由于残疾人行为能力受限,农村残疾人土地权益受损现象较为普遍.农村残疾人土地权益受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对农村残疾人的歧视,自身能力欠缺是主观原因,而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是直接原因.当前急需从风险防范、法律保障、权益实现和权益救助四个方面来保护农村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