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运动生物力学原理进行肌肉力量康复训练的探讨

来源 :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九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l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康复治疗的工作中,肌力训练的应用非常广泛.不论是脑卒中、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还是骨折术后及运动损伤的康复等都需要进行积极有效的肌力训练.从生物力学角度对肌肉力量的康复训练进行分析,使之有正确的科学依据及训练理念,以达到提高肌肉力量训练效果,为患者的全面康复打下扎实的基础.在肌肉训练中,要发挥肌肉工作的最大输出功率或产生最大爆发力,肌肉作业的理想负荷应是中等负荷,并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进行收缩。人的机械效率大小取决于肌肉活动时负荷和收缩速度。适宜的负荷和适宜收缩速度所实现的机械效率最高,康复训练有助肌肉工作机械效率的提高。并且要充分考虑张力与速度、张力与长度的关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训练方法,在瘫痪早期的肌力训练时应用等度训练更为安全有效。
其他文献
探索将客观化结构化临床考试法(Objective-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引入康复治疗临床教学管理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临床教学模式.通过对比研究实习生教学满意度评估、临床带教教师对实习学生能力评价,深入分析数据之间的联系,不断完善康复治疗临床教学管理方案,探索康复治疗临床教学管理模式构建,以确保临床实习目标和效果的实现,并为实现康复治疗专业高效临床实
脑性瘫痪患儿由于存在一系列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需要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与康复治疗,然而在康复训练与康复治疗之前必须进行康复功能的评定,小儿脑瘫的评定是脑瘫患儿康复的重要环节,通过评定可以全面了解脑瘫患儿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对于分析患儿运动功能状况、潜在能力、障碍所在,在设计合理的康复治疗方案、判定康复治疗效果提供依据.
目的:探讨外展支架固定治疗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外展支架固定治疗经过,对其有效性进行探讨.结果:初次复位成功42例,余6例经手术及支架固定后成功复位.结论:外展支架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过程中,如能正确选择病例,经充分准备和正确的处理,积极防治并发症,均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数字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保证和前提.世界大学城为网络平台的运动疗法技术课程具有实用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课程教学提倡工学结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其教学内容与解剖学、运动学、康复评定学和临床康复学等多门课程都有紧密联系。最后介绍了课程的建设步骤及优势。
中风常见的功能障碍为偏瘫、失语及知觉、认知、意识障碍等.由于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易使患者心理状态发生变化.本文采用打击乐器配合背景音乐演奏法应用于中风患者的康复治疗。疗效确切,运用得当无副作用。在演奏打击乐器的过程中,患者可以改善由于患肢肌肉紧张痉孪或者肌肉无力所致的运动障碍,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减轻肢体的疼痛。而伴随音乐的歌唱可以使口颜面部肌肉得到锻炼,
本文介绍一例人工桡骨头置换术后肩肘腕关节功能障碍,采用药物治疗,辅助红外线,中频电,超声等物理因子治疗,并让患者选择三首轻柔、舒缓、稳定的中国古典音乐,每天在音乐声中完成医疗体操训练及运动疗法,3天后,肩及手关节僵硬感较前改善,2周后患侧可自行穿衣,5周后可应用患手梳头、使用筷子,且个人清洁卫生等活动恢复至正常。此例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案及疗效可供此类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Neck pain is a common clinic symptom.The potential sources of neck pain are numerous and include the intervertebral disc, zygapophyseal (facet) joint, and ligamentous and muscular structures surroundi
康复训练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各种功能已被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本文选取2008年3月一2012年1月住院的患者共计60例,按接诊先后顺序分别编入应用组与非应用组,其中应用组患者30例,男性22例,女性8例,非应用组30例,男性21例,女性9例。两组患者均于生命体征平稳后开始系统规范康复训练2个月。给予应用组患者个体化家庭训练计划表一份治疗前两组在年龄、性别、Barthel指数评定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
膈肌是最主要的呼吸肌,占所有呼吸肌功能的75%.呼吸肌是语音音量、运动能力的重要决定因素.目前国内对于脑血管病偏瘫患者患侧膈肌活动的情况尚无相关报道.因此,本研究对于脑血管病伴偏瘫患者在有意识的呼吸时膈肌活动,尤其是患侧膈肌的活动是否存在影响进行探讨.本研究通过影像学检查测量膈肌的活动度,没有发现患侧膈肌较对侧膈肌有明显抬高现象。而膈肌活动度的测量结果发现脑血管病人双侧膈肌活动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尤其是踝背屈功能障碍影响其行走和步态.对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肌电生物反馈结合功能强化训练进行治疗,以促进患者踝背屈功能及平衡功能的恢复,从而改善其步态,收到较好的效果.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功能强化训练比单纯应用常规康复治疗能更好地改善偏瘫患者躁关节背屈功能,有利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态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