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耕"明礼"教育涵咏一生美德

来源 :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中心2015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a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文化进校园,早已是教育人的共识.在悠远的文化历史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的重要元素就是"礼","礼"对于人的成长与完善非常重要.让礼仪教育走进学校,寻根问源的目的是希望学生们回望历史,了解并保护先人留给人们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在历史中寻找文化上的血脉认同、民族认同与自豪感.学校坚持以理念为先导,创设了很好地平台、载体和活动,使礼仪教育实践变得丰富多彩;坚持以科研为支撑,开展了很好的探讨与研究,使礼仪教育的尝试显得生动活泼.
其他文献
石横镇是古代先贤史圣——左丘明故里,2010年以来,石横中学依托这一人文资源,传承地方传统文化精髓,在左丘明逆境有为的人生奇迹中,凝炼形成了"有为教育文化",同时秉承"为者
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纲要》认为:"加强中华优
会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复兴之路阐述的中国梦,是民族复兴的梦,是国家富强的梦.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全国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临沂河东工业园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对传统文化进入幼儿园是得到大家认同的,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历史延续和
游戏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幼儿的一项基本活动,在幼儿园开展的传统民间游戏,不仅能丰富他们在园一日生活,还能还幼儿快乐、木真、健康、和谐的童年,更彰显出中华
学校在广泛征集广大教师和学生、家长、教育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组织专人按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识水平,积极进行“新型孝德”《孝心爱心诚心》校本课程教材的开发,利用校本教材开
会议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强调: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并特别指出"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会议
我校校本课程《巴学园》,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令人欣喜的成果,如基于草根式开发的《陶之苑》课程,2011年获得温州市精品课程评比一等奖,并被推荐选送到浙江省参加精品课程评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的课程资源具有多样性、开放性."儿童的生活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础,因此我们的教学资源也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
根植于传统文化传承的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是一门寓"教、学、做"于一体的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它的开设,无疑为学生学习直接经验,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以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