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京管道系统储气库建设运行实践及启示

来源 :首届地下储库科技创新与智能发展国际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itialD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我国陕京管道系统配套建设的九座地下储气库为载体,阐述了油气藏型储气库从工程设计、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管理等环节的实践经验,系统总结了不同类型储气库的气藏动态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分析了储气库注采井、封堵井的完整性及排液井的生产特点,针对含水油气藏型储气库在实践中表现出的问题,提出了储气库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对国内含水油气藏型储气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先导和启示作用.
其他文献
对于枯竭式油气藏改建的地下储气库,有的储层各小层横向和纵向变化较大,非均质性较严重.通过部分储气库注采井注气投产运行后的生产情况分析认为,注气压力的变化和库容及注气量并不匹配.针对储气库注采井主力生产层位进行径向钻孔,可以实现对储层进行改造,建立井区周边渗流新通道,改善渗流环境,提高单井产能,达到扩大储气库库容的目的.该定向钻孔技术是采用连续油管将磨铣马达下至目的层进行磨铣套管、喷射钻孔作业,不会
枯竭式油气藏改建的地下储气库的特点是可以重复利用原有的油气藏,由于该类型油气藏以前曾含油和气,能够满足储气库所必须的渗透率及孔隙度要求,因此建库周期短、投资少,是最适合建设地下储气库的一种类型.对于枯竭式油气藏改建的地下储气库注采井,由于储气层在注气和采气生产过程中已射孔的孔眼附近容易受到污染,使得地下储气库注气量不能达到设计的库容要求、采气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了扩大枯竭式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库容
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是利用适于储气的地下构造,解决天然气供需不平衡而建设的一种地下储气设施.地下储气库注采井的注采管柱是沟通储气层和地面的唯一通道,注采井单井生产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储气库的调峰能力和注采井的数量,因此合理的注采工艺、完善的井下工具组合是保障储气库长期、安全生产和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储气库注采井需要同时满足注气、采气两种工况的运行要求,而这些注采井运行一定周期后,有的注采井油/套管环
2010年至2015年,长庆储气库建设前期评价和注采试验先后在榆林气田南区、苏里格气田S203区块、靖边气田S224区块展开,目标气藏包括上古生界干气气藏和下古生界酸性气藏,完成了注采试验井6口,在不同区块、不同气藏条件下,以长庆油田水平井开发技术为基础,以提高储气库完整性,满足大气量注采和长寿命运行为目的,系统集成大量先进的建库设计理念,完成了现场技术试验,取得了重要认识,酸性气藏储气库建井关键
为了满足天然气调峰、应急和战略储备的需要,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拟在长庆气田开展50×108m3储气规模的马五5气藏储气库群筛选工作.包括陕224储气库和陕43储气库等5座含硫气藏储气库.鉴于目前国内外尚无成熟的含硫气藏型储气库地面工艺技术可借鉴.通过开展陕224含硫气藏储气库建设和注采试验研究,提出了"井口双向计量,注采双管,水平井两级降压,直井高压集气,开工注醇,中高压采气,加热节流,脱硫
苏桥储气库群是目前最深的储气库,其中苏4、苏49、顾辛庄储气库以潜山构造裂缝、晶间孔和溶蚀孔洞为主的储层,最深5000米以上,压力系数0.59,井底温度150℃.苏20储气库以砂岩空隙为储层,储层井段还含有砂泥岩互层,为了防止泥岩垮塌,钻井液设计密度为1.10g/cm3,但压力系数仅为0.18,巨大的压差(30MPa)给防漏、堵漏工作带来了空前的挑战.针对潜山温度高、裂缝储层研究出了抗高温无固相钻
目前,储气库井完井方式有固井完井、筛管完井方式.由于储气库目的层压力系数低,筛管完井方式容易引起水泥浆渗漏到储层,造成储层污染,达不到注采气井的地质要求.针对这种渗漏问题,提出了尾管+筛管固井完井的新工艺,研制了水力扩张与压缩双作用式封隔器,研发了韧性膨胀水泥浆配方体系,在华北油田苏桥储气库进行了5口井的固完井试验,固井质量取得合格,为储气库井筛管固井完井提供了技术支持.
随着天然气消费需求的不断加大,天然气供需与调峰矛盾日益凸显,为了满足巨大的供需与调峰需求,枯竭油气藏型、含水岩层型和盐穴型储气库相继被建成,但火山岩气藏改建储气库在国内还没有建设先例.本文以徐深气田D区块火山岩气藏为例,通过盖层岩性、厚度分布、物性、微观孔喉结构对盖层封闭性进行定量评价、通过建立突破压力计算模型、可封闭气柱高度对盖层密封性进行了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徐深气田D区块火山岩气
本文调研了盐穴溶腔形状方面的研究成果,认为这些方法中都是按理论的几何形状来预测溶腔形状,和实际测腔结果差异比较大.从地质条件、造腔工艺参数(保护液位置、循环方式、排量、两口距)两方面分析了影响腔体形状的因素,结合先导井测腔结果按腔顶、腔壁、腔底三部分分析了腔体的形状,摸索出金坛地区不同造腔工艺参数条件下腔体的发展规律;并在JT3井第4次测腔前预测了腔体的形状,和实际腔体形状相比,整个腔体形状较相似
在盐穴采卤造腔、储气库首次注气、盐穴储油库注油等工程作业阶段,地下盐穴中的卤水都会通过排卤管返出地面,在这些作业过程中排卤管堵塞往往导致泵压升高、或完全堵塞而无法排卤、排卤管柱严重损坏导致泄漏、井口或地面管线泄漏等复杂问题,不仅增加了工程施工的风险,也致使建设时间和成本增加.为解决排卤管堵塞问题,开展了排卤结晶模拟实验,实验表明尽管温度会直接影响饱和状态的卤水达到或远离超饱和状态,但其并不是引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