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科技期刊审稿制度与评价体系的探讨

来源 :第八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dy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学术期刊来说,审稿人既是学术文章科学性的把关者、创新性的鉴定者,又是稿件取舍的决策者,更是刊物质量的支撑者.本文分析了我国现阶段高校科技期刊审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版审稿情况为例作了相应的讨论,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合理选择科技期刊审稿人的相关途径,从补充和更新专家数据库、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建立栏目主审制度等三方面论述了专家审稿制度.
其他文献
新媒体时代的气象科普期刊编辑要因势利导,具备三重角色,即气象知识的"把关人"、科普信息的"狩猎者"和科普期刊的"化妆师".本文分析了网络与数字环境对气象科普期刊编辑提出这三重角色要求的原因,阐述了三重角色的具体内容,点明了实践三重角色功能的意义及实现途径.
科技期刊编辑学有着自己的规律,在期刊品牌建设中,登载论文的引文率的内涵以及对名刊的剖析与比较,都是科学分析和研究的重要途径;《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的办刊历程,是贯彻新闻出版总署发展战略和要求以及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科技期刊走集约化、集团化的发展道路,建立健全国家科技期刊评价机制,制订分级管理、差异化发展战略,应是我国科技期刊转方式大发展的必由之路.
受期刊内容的限制,我国科技期刊存在技术性强、受众面窄、期刊不容易做大做强的问题,对此,需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精准定位刊物内容与风格,积极转变办刊思路,以质量为本,用心做好服务,采取纸质期刊、数字期刊、活动、俱乐部等多种形式组合办刊,全方位打造期刊品牌,同时涉足不同的服务领域,拓宽经营渠道,以实现文化体制改革所提出的目标.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和研究单位对《SCI》和《EI》等国外数据库和会议论文集极度重视,使得国内很多科研成果的首发权外流,从而对国内学术期刊的质量及发展造成了影响.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检索数据库和机构通过其期刊评价系统对国内学术期刊发展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为了促进学术期刊的发展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相对客观、公平、公正的质量评价体系.期刊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利于避免优秀稿件的流失,为国内期刊业的繁荣发展打下良好
科技期刊作为展示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应该为建设新闻出版强国作出贡献.本文从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发展集团化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等方面论述了为什么要实现科技期刊集团化,探讨了国内出版企业实现期刊集团化的经验,并尝试性提出改革出版管理体制,期刊资源的再利用。
科技期刊优秀论文评选作为科技领域的一项前沿性、公众性活动,长期受到读者、单位和行业的喜爱.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传统评选模式受到很大冲击和挑战,为数众多的期刊评选活动为此无奈取消或中断.提出并实施既适应市场、符合受众需求,又利于刊社(编辑部)主办方的评选模式,是当前科技期刊运行机制建设中带有恢复性、开创性的工作.本文仅就创新优秀论文评选模式的意义、价值、可行性和活动实现作一个探讨,旨在对科技期刊的
核心期刊是科技、文化传播的媒介与主流载体,刊载高水平论文的核心期刊已逐渐被社会承认和认可,并成为"品牌精品期刊"的必备条件和决定因素.本文追溯了核心期刊的概念、产生及评价方法;分析了评价核心期刊的影响指标及各项因素;探讨了打造核心期刊的策略及途径.作者认为,一本合格的“核心”期刊至少要满足期刊内容文献量大,期刊论文有权威性,能反映该领域最新发展趋势,以及期刊内容受该领域学者专家所重视三个条件。并从
依托武汉理工大学的优势学科和专业特色,《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突出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努力打造材料科学与工程栏目的特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追踪前沿课题、利用学科带头人约稿、借助学术会议组稿等途径,加大组稿力度,力争优质稿源,提升了学报的质量和影响力.可见,学报只有办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吸引校内外优秀的稿源,进一步提高刊物的学术水平.
本文在总结前人关于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发展进行了思考,提出了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在实现国际化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在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明确期刊定位,走适合自己的国际化之路;形式上的国际化并不能代表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要从期刊内涵上提高影响力,实现国际化.
英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作者基于英文版科技期刊《Frontiers of Optoelectronics》国际化的宗旨及办刊理念,并根据该刊近几年努力让《Frontiers of Optoelectronics》期刊走向世界的办刊实践和体会,就办刊理念国际化、编委国际化、稿源国际化、审稿人国际化等问题,探讨如何使中国的英文科技期刊更好地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