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云带典型宏微观物理结构探测研究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8312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2003年7月8日的东北冷涡中对流云带的飞机穿云观测资料,结合雷达、卫星云图及天气图等资料,详细分析了对流云带的宏观特征、微物理结构,并对降水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此次东北冷涡对流云系具有明显的带状水平回波结构,中等强度,垂直尺度小(小于6km),云过冷液态水含量丰富,最大可达3.3 gm-3,云的上部过冷水含量也达到2.0 gm-3.对流云带的上部存在冰粒子高浓度区,最大值为1062L-1,出现在5242m(-6.8℃)处,这些冰粒子在高过冷水含量区的快速长大对降水产生起到重要作用.云滴直径与云滴浓度在0℃层附近呈现负相关性;通过分析解释了上升气流强的区域有更小的云滴粒子和冰晶粒子的原因,上升气流的作用造成了0℃层以下粒子浓度的积累.在弱上升气流区,2-DC观测的粒子浓度,高浓度区对应小粒子多,低浓度区对应大粒子多.并初步探讨了冷涡对流云带可能存在冰晶繁生过程.
其他文献
简要介绍了CINRAD/CD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部件与功能,根据控制流程分析了遵义市CINRAD/CD伺服系统一次俯仰定位精度故障的检查排除。初步提出了故障排除思路。
MCST资料显示,在轨运行期间MODIS-A(AQUAMODIS)热红外辐射动态范围最大值没有作过在轨调整,MODIS-T(TERRAMODIS)热红外辐射动态范围最大值作过两次在轨调整,第一次是对B31、B32通道动态辐射最大值进行调整,第二次则对大部分TEB通道进行了辐身动态范围测控调整。根据目前MODIS-T、MODIS-A的TEB饱和参数考察,一个显著改变是,与设计参数相比,两个探测器的T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现代天气预报技术发展对气象信息高效传输的迫切要求,江苏省气象台在原有编报平台的基础上开发了新一代的报务编报系统,这个系统在设计中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设计了报文的检测模块和错误处理模块,增强了软件系统的健壮性,还有完善的日志记录供日后分析。经过半年多的测试,证明该系统稳定可靠,系统资源要求低,可操作性强,自动化程度高,在江苏省台通信业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2005年4月30日和2005年6月22日在江西省境内发生的二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这二次过程均有“逆风区”现象出现。并对这二次出现“逆风区”的回波强度图与速度图的演变进行对比分析,指出:“逆风区”不仅是暴雨判据,也是强对流天气的判据,属于中尺度系统。有“逆风区”的存在基本上都伴有剧烈的天气过程,只要逆风区的结构一直存在,即使它内部的负(正)速度区范围在发展过程
本文分析了2006年4月28日江苏盐城地区的一次雷雨大风天气过程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表明:山东境内存在低涡系统并迅速发展出现强对流天气时,作为下游的盐城市即使单站K指数年SI指数等都表明天气稳定,仍需要密切关注周边形势的演变,以防上游回波影响造成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出现;当发现弓形回波即将影响时,必须提前发布大风、雷电等灾害性天气预警;阵风锋对预报大风的影响范围、时间及系统的移动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本文对2007年7月3日影响安徽天长市和江苏高邮市的龙卷天气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多普勒雷达资料,得出龙卷风发生前后的雷达回波特征,认为“逆风区”、中气旋产品和风暴结构产品(S S)能有效地指导这次灾害性天气的临近预报,并有一定的提前量。文中还利用多普勒雷达产品—中气旋的最大流入流出速度计算中气旋旋转速度,对龙卷强度等级做出判定,并与实况灾情信息判定结果进行了比较。
本文利用重建的中国东部71站1880-2005四季温度距平序列,通过EOF分析得到了两种最基本的模态:东部一致变化和关内关外相反变化.这两种模态不随季节变化,而且在不同时期也是稳定的.并分析了这两种模态与变暖趋势的关系,1980年代的变暖主要是由于第一模态在该时期持续的正位相增强造成的;而1920-1940年代的变暖主要是由于第二模态所呈现的正位相所造成的.此外,检验了这两种模态在大气环流模式(C
本文利用中国740站气候平均逐候降雨量对中国的主雨季进行定义,并对雨季(包括主雨季,春雨和秋雨)的气候学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全国主雨季最早爆发于华南中部,最晚结束于华西地区.主雨季能持续4到14候不等,雨量占年总降水的30%~60%.主雨季在中国东部为季风雨季,自南向北推进;在西部受西风带影响,北方略早于南方,且局地性强.中国雨季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阶段性特征.中国气候的夏季降水时间序列主要反映了
本文对2005年11月22日-12月2日南通市及邻近地区出现的大范围、长时间连续空气污染过程的天气形势和主要气象要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型稳定性高压伴随而来的稳定层结和小风速,导致大气污染物难于扩散,是这次空气污染过程的主要原因;弱冷空气无法改变大气稳定层结,难于结束空气污染状态;随着强冷空气到来,大气环流形势改变,空气质量改善.
本文为了评估仪器误差对无线电掩星探测精度的影响,利用EGOPS软件仿真研究GNSS掩星反演大气廓线对仪器误差的敏感性.分析了反演温度对多普勒偏差、多普勒频移、时钟不稳定性/单差分误差、接收机噪声和局地多路径等误差的敏感性,并且对GNSS掩星接收机的总体温度误差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对于高质量的无线电掩星反演,仪器误差源中最重要的是多普勒偏差、时钟不稳定性/单差分误差、接收机热噪声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