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药物干预NNP的临床疗效评价

来源 :第四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jian1983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量表学方法,结合NNP的临床症状、颈部功能、生活质量等关键指标,通过相关实验室检查、健康体检和问卷调查形式纳入9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中医组、物理组和空白组.中医组采用自创的颈部"鳳"字保健操、怀堂磁圆梅针和五式推拿手法进行综合干预;物理组采用电脑中频治疗仪进行干预,空白组不采用任何干预方式.每天治疗1次,共治疗2疗程,治疗周期10天.分别于第0、1、3、5、7、10天干预结束后评分,采用SPSS17.0数据软件进行前后、动态、组内、组间等多重统计分析,以期客观评价传统中医疗法的疗效及作用特点.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耳穴华佗磁疗贴治疗脑瘫儿童体质虚弱、易惊,对改善脑瘫儿童体质,提高康复疗效的研究.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本中心治疗的体质虚弱、易惊的脑瘫儿童200例,男:女=3:2,用华佗磁疗贴压耳穴治疗10次/疗程,疗程间隔休息三天,连续治疗三个月,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比较治疗前后的效果及康复疗效.结果:华佗磁疗贴压耳穴治疗后,200例患者显效125例,有效55例,无效20例
笔者使用多功能砭板治疗脑干占位病变出现的痛症,不期将占位治愈,充分说明了砭石疗法的特色和重要作用,值得深入探究其疗效.
谢春光教授运用"治未病"思想防治糖尿病下肢大血管病变,在未病先防阶段用气阴两虚,瘀血阻滞这一基本病机指导治疗,防止糖尿病下肢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在既病防变阶段分热毒证,痰浊证,瘀血阻络证三证随证治之,防止病情加重;在已愈防复阶段防止症状反复,病情进展.其学术思想具有较高的临床及社会价值.
本文通过列举概括中西医家对于失眠采取的不同的预防保健方法,特别是心理护理的运用,并对其进行一定的阐述和分析,来为后面的课题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思路.
中医药产业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是中华民族瑰宝.然而,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缺失以及保护意识薄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医药产业发展,阻碍了中医药产业现代化、国际化的前进步伐.本文首先分析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现状,阐述了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问题;然后简述了专利联盟的发展概况及构建中医药专利联盟的物质基础和可行性;最后以姜黄为例,提出构建中医药专利联盟的可行模式.
目的:比较同一产地不同商品灵芝中总多糖和总三萜的含量.方法:采用硫酸-蒽酮比色法测定灵芝总多糖含量;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测定灵芝总三萜含量.结果:硫酸-蒽酮比色法线性范围为0.011-0.063mg/ml(r=0.9993);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线性范围为0.038-0.114mg/ml(r=0.9998),加样回收率为103.9%,RSD=3.55%.4种商品灵芝测定的含量结果分别以总多糖、
本文介绍了早期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症状以及早期和中晚期形成阶段,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速效退热灵在治疗早期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应用.速效退热灵可以在1-3天内快速治愈感冒发烧,肺炎高烧、不明原因高烧和早期急性白血病高烧,能将将急性白血病扼杀在萌芽状态之中.
"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源于《黄帝内经》.明确提出了防重于治的预防思想,对后世预防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其内涵包括: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既病防变,三是瘥后调摄.与疾病治疗密切相关的"既病防变"经过历代医家的发挥,逐渐形成了"先安未受邪之地"和"截断扭转"两种具体的指导原则.从"治未病"理论的角度指导女性生殖保健的临床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目的:探讨"治未病"思想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防治中的指导价值,进一步发掘中医"治未病"思想体系的内涵,拓展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思路.方法:结合女性经、孕、产、乳等生理特点,从骨代谢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生物力学环境改变、自我调控机能启动等三个方面,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前期、发病、病后的动态变化过程,并针对性的引入中医"治未病"思想,探讨其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预防、治疗、康复中的指导作用.结果:"治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