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研究骨髓标本EphB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对其表达的转录调控作用,探讨EphB4基因甲基化在儿童ALL发病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亚硫酸氢盐修饰后(BSP)法检测40例初诊儿童ALL患者及10例对照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骨髓标本EphB4基因甲基化状态;并用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EphB4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
【机 构】
:
深圳市人民医院儿科 汕头大学附属深圳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
【出 处】
:
2013年全国小儿血液与肿瘤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骨髓标本EphB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对其表达的转录调控作用,探讨EphB4基因甲基化在儿童ALL发病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亚硫酸氢盐修饰后(BSP)法检测40例初诊儿童ALL患者及10例对照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骨髓标本EphB4基因甲基化状态;并用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EphB4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急性白血病的发病、缓解与ABO血型分布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2008-2011年急性白血病患者339例,并以1991年中国汉族人群ABO血型分布592243例为对照组,进行急性白血病的发病、缓解与ABO血型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观察同源盒基因HOXA10在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细胞系NB4细胞中的表达及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的干预对其表达的影响,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研究HOXA10表达的变化趋势,探讨HOX介导白血病的发病机制.
本文对我院2007年误行鞘注微量长春新碱的16例血液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将5年追踪随访的结果报告如下.随访至2012年10月,6例患儿存活(均为ALL持续完全缓解状态),其中2例完全康复;3例双下肢肌力有Ⅱ~Ⅲ级恢复,排尿、排便功能恢复正常;1例双下肢肌力仍为0级,感觉恢复正常,双上肢肌力自Ⅱ级恢复正常,有轻度尿潴留.
目的 探讨儿童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并分析MICM分型对诊断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的重要性.方法 分析1例确诊的儿童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MICM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骨髓细胞学检查提示约30%异常分类不明细胞浸润.骨髓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异常细胞群约占有核细胞的24.5%,CD2+,CD3+,CD7+,CD19+,CD38+,cC3D+,TCRγ/δ+.
目的 急性白血病患儿接受强化疗后发生的中性粒细胞缺乏性肠炎(NE)是较为少见的严重威胁生命的化疗并发症,可导致严重的全消化道黏膜受损,出现腹胀、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等腹部症状.方法 对2007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例NE患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NE的诊断依据包括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腹胀、腹痛、便秘和/或腹泻、便血,腹部
患儿男孩,5岁,主因面色苍白2个月,加重伴发热5天而入院.入院后做骨髓检查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细胞型),给泼尼松诱导试验提示诱导良好,VDLD化疗15天骨髓达抑制,33天达完全缓解.之后给CAT巩固治疗,合并肝静脉闭塞病1例.
目的 探讨儿童恶性血液病并发ARDS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18例儿童恶性血液病患者并发ARDS治疗体会,总结经验.结果:18例患儿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7例,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所有患儿都有长期反复应用糖皮质激素病史.
目的 观察菊欧文菌(Erwinia chrysanthemi)源性门冬酰胺酶(L-asparaginase,L-Asp)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诱导化疗疗程中作为一线治疗药物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并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源性门冬酰胺酶进行比较.方法 随机选取新诊断的ALL患儿54例,接受VDLD诱导化疗方案.
目的 检测急性T系白血病细胞系中Aiolos基因表达,并通过慢病毒介导Aiolos基因过表达,探讨其对细胞系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all-1、Jurkat、K562、Molt-4和Nalm-6白血病细胞系中Aiolos的表达.根据Aiolos基因序列,构建过表达慢病毒载体,GFP对照载体.感染Jurkat细胞并通过Muse细胞分析仪检测aio
目的 探讨儿童难治性白血病应用大剂量阿糖胞苷后的血药浓度与耐受性.方法 从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儿童难治性白血病患者中选取10例,分别给予3g/m2 q12h × 12(A组)和3g/m2 q12h × 6(B组),检测阿糖胞苷血浆峰浓度,分别观察两组血液学毒性、肝肾功能、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毒副作用.结果 两组血浆峰浓度均远高于有效血药浓度;A组的发热、消化系统毒性均较B组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