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包裹体微束荧光光谱技术恢复成藏过程

来源 :第十八届全国包裹体及地质流体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ub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外光荧光光谱法可以分析石油包裹体组分的差异,并可以通过荧光性分析,区分不同成熟度的石油包裹体。本次研究中,尝试应用荧光光谱法对塔北地区油气充注其次进行划分,并结合包裹体古地温、古盐度综合分析,恢复成藏过程。研究思路和方法:基于石油的荧光性,通过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对石油包裹体的荧光光谱进行定量化描述,利用其主峰波长(λmax)、荧光强度及红绿商等属性参数,开展油气充注期次的判识。使用的实验设备为可紫外激发光波长330~380nm光源和配备美国maya2000微束(≤2μm)荧光光谱分析仪、Linkam THMS G600冷/热台+100倍8mm长焦工作物镜的E400Nikon双通道荧光显微镜。通过偏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技术手段,对塔北隆起鹰山组-一间房组38个样本的石油包裹体进行了荧光颜色、显微光谱谱形和红绿商值的研究。样品中检测到黄绿色荧光、绿色荧光和蓝白色荧光三种石油包裹体。综合地化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主峰波长、荧光强度、红绿商以及石油包裹体同生的盐水包裹体温度等参数分析认为,研究区储层中的原油至少经历了来源于2个不同烃源的3期油气充注,具有多源多期充注的成藏特征。通过构造演化史恢复,结合塔里木盆地有多套烃源岩和多期成藏特点,将荧光法划分的包裹体与油气充注史匹配。研究表明,本区中代表中等成熟度的绿色荧光石油包裹体形成于晚加里东-早海西期,代表低成熟度的黄绿色荧光石油包裹体形成于海西晚期,代表高成熟度的蓝白色荧光石油包裹体形成于喜山期。绿色荧光石油包裹体和黄绿色荧光石油包裹体形成时间序列上的反转在于其两者之间来源于两套不同的烃源岩,这种现象的产生与两期烃源岩的组分特征有关,更与复杂的构造活动相关。
其他文献
  渝东地区位于中、上扬子准地台,沉积盖层经历多期构造运动。渝东地区从酉阳-彭水-石柱一带广范发育一套厚层状富有机质的深灰色-黑色泥页岩,厚度一般大于60m,该有利的页
四川李家沟矿床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中部,可尔因稀有金属矿田东南部,是川西地区新发现的超大型锂辉石矿床之一.川西地区松潘甘孜造山带是我国重要的伟晶岩成矿省,伟晶岩稀有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