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邪气与外感发热病关系讨论

来源 :2015年北京地区中医急诊年会、2016年病例讨论会暨中医急诊急危重症护理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4725595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温病学说的影响,现代中医在外感发热病的病因病机及相应治则中热衷于从风热及清热解毒论治,这可能与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清热解毒药具有抗病毒作用有关,但通过比较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在外感发热病病因上的观点,检索现代相关文献,结合我科多年临床实践,笔者认为,人体正气有抗邪外出的作用,伤于寒则恶寒,伤于热则恶热,外感发热病的发病存在病邪由表入里的过程,早期基本都会出现恶寒表现,只是存在有时间和程度的差别.所以,对于外感发热病的发病,特别是在病毒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辨识中,应遵循《素问·热论》曰:"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宗旨,将具有寒性之"收引郁闭"属性的外邪即外感风寒邪气作为主因.
其他文献
介绍一例患者,男,63岁因反复胸痛2年,加重一周入院;近2年来出现反复发作胸痛,劳累时多发,为心前区绞痛,一分钟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近一周来症状加重,静息对亦有发作,发作持续时间十分钟左右伴出汗,于2015.4.14入院.既往史:高血压病,药物控制平稳.有吸烟史20余年,每日15支左右,无酗酒史.有慢支病史十余年.
冠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其发病率日益上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基础,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有众多因子参与其中,近年来研究认为脂蛋白a[LP(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肽(BNP)与冠心病的发病具有一定的关联.本文将围绕LP(a)、hs-CRP、BNP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展开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为防止支架内血栓的传统治疗方案是双联抗血小板以及肝素抗凝治疗[1]-[2].但多个相关研究都已证实,PCI术后肝素抗凝不但不减少心血管事件,而且增加出血事件[3]-[5].2011年、2012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美国心脏协会(ACCF/AHA)关于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的修订指南虽已明确,对无并发症、简单病变的患者,PCI后停用肝素抗凝治疗(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冠状动脉斑块破裂、血栓急性形成、继而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导致心肌细胞坏死的凶险疾病,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是在短期内迅速有效的开通"罪犯血管",恢复有效的心肌再灌注是挽救濒死心肌、保存心脏收缩功能的最有效的措施[1].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
目的 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non-HDL-C)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11-2015.7月入住我院心血管内科的可疑冠心病患者225例作为研究对象,造影结果阴性的39例作为正常对照组(HC组),造影阳性明确诊断冠心病患者186例,其中心绞痛患者122例作为心绞痛组(AP组),心肌梗死患者64例作为心肌梗死组(AMI组).依据冠脉造影(CAG)术中冠脉
会议
目的 研究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症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抑制作用.方法 入选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照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无糖尿病组(40例)和有糖尿病组(80例),在80例有糖尿病组中按照随机方法分为替格瑞洛组(48例)和氯吡格雷组(32例),治疗五天后检测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功能,观察糖尿病的凝血功能变化,替格瑞洛
会议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室间隔厚度与血管肉皮功能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选择中老年高血压患者85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心脏室间隔厚度、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根据室间隔厚度分为室间隔肥厚组和室间隔正常组,并测定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生化指标,同时选择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人群3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结
目的:探讨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及其预后价值。方法:选取100例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对象均在入院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通过造影结果明确为冠心病患者79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1例(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例(UAP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8例(AMI组)。余造影结果正常者21例作为对照组。再根据冠脉造影检查结果
感病毒的爆发与流行,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病毒的变异和耐药使流感的防疫和治疗陷入窘境,细胞免疫学研究使人们在抗击流感的战役中看到了更多希望.本文从流感的发病机制、诊断与鉴别、病情评估、防疫与治疗,特别是中医药干预几个方面,对近5年与流感相关的细胞免疫学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目的:研究老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LVH)与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纳入2012年10月至2014年7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住院的303例老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左心室肥厚分为2组,检测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及超声心动图,观察2组之间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老老年高血压合并LVH组较不合并LVH组房性、室性心律失常检出率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