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利归因看梁山好汉的积极自尊--兼论中国社会边缘群体的挣扎与生路

来源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湖北省心理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rak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山好汉是一个被主流社会边缘化的群体,同时它也是中国文化符号里的一朵奇葩,“逼上梁山”是对其特殊社会历史身份的最佳写照。在社会心理学层面,“自我服务偏见”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好汉们正面的形象被大众认可、负面的行为被大众谅解的原因,“自尊模式”理论能准确地揭示梁山好汉自卫式的夸大自我的行为动因,“自我价值感”理论则从自尊形成的过程为本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其他文献
为了探索宏观经济因素对婚姻质量的影响,以苏南、苏中、苏北为例,比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夫妻婚姻质量的差异。使用婚姻调适问卷(MAT)、Olson婚姻调查表(ENRICH)中婚姻满意度分量表、家庭婚姻互动模式测验(IMFMT)以及自编家庭消费水平感知量表为研究工具,对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已婚夫妇进行随机取样调查。
从历史的、文化的角度讨论了中国心理学发展的悲怆话题。回顾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心理学的3个伟大贡献,讨论了中国心理学的6种厄运与困境,通过文献研究,从4个维度(大师、学派、理论、影响力)比较了5个国家(中、美、德、英、日)的心理学学科发展水平。
在应对因生活压力和人生挫折所导致的心理问题中,中国传统道家思想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缓冲作用。道家从存在的角度消解了人生的虚无,让历经巨大压力和挫折的人能够找寻到生命的意义并复归“自然本真”的人性。
据2009年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报告,青少年网络成瘾主要表现为网络游戏成瘾和网络关系成瘾,网络成瘾中约有61.1%为网络游戏成瘾和网络关系成瘾.相比网络游戏成瘾而言,大学生网络关系成瘾的研究十分缺乏.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人价值的追求和个人幸福的实现,逐步迈向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时代,也即自恋的时代。大学生在社会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有着较高的抱负和社会期望值,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自己本身的理想与成就动机的驱动之下,一些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文化内容的载体。在语言中,用来表达人际关系的词语有很多,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关于人称和群体的称呼也会有所不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官方印尼语称为巴哈萨(Bahasa,在印尼语里就是“语言”的意思)。
死亡凸显操作可能同时启动了死亡的双重性质,即对死亡必然性的觉知和死亡来临的不确定感。当前有研究显示世界观的防御可能更多的是由于死亡凸显中所引发的不确定感引起的。
贵族,最初指的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因权力、财产高于其他阶级而形成的上层阶级。经过演变,现今“贵族”是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一种特指,不仅意味着一种地位和头衔,也意味着社会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作为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提及贵族,中国人潜意识将其与富贵或财富联系在一起。
从广义上来说,金融文化包括金融体系中所有涉及金融交易的一切活动及其活动的结果;但实务中的金融文化口径要小一些,主要是指金融活动各参与方在金融交易中形成的金融观念、价值取向、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我国的金融文化在发展中存在贪面大求速快、重趋同轻信用、粗经营严惩办等诸多问题。
儒家“会通”思想即会合疏通,“会合”是“聚合,合拢,合在一起”的意思;“疏通”是“分析调解两方意见,以免隔阂”的意思。所说的“会通”也就是会合疏通异说异义而调和其矛盾,以呈现其间真正之意义。“和而不同”是儒家“会通”思想的精髓。孔子所强调的“和”与“同”是有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