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子处理剂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效果

来源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yg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全蚀病近年在我国小麦主产区河南省暴发成灾.为了筛选小麦全蚀病的高效防治药剂,对6种种子处理剂(敌萎丹、立克秀、全蚀净、扑力猛、多菌灵、适乐时)和4种复配药剂(适麦丹、DSL、LSL和SSL)进行了室内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53%DSL1:250包衣处理防效最好,为81.67%;其次为2.5%扑力猛FS 1:500包衣,防效为76.67%; 52.5%SSL 1:500包衣、12.5%全蚀净FS l:500包衣防效也都达到70%左右.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全蚀净12.5% FS防病效果最好,为69.06%;其次为适乐时2.5% FS,防效为68.07%; 52.5%SSL和50%多菌灵WP也都达到60%以上.综合评价认为,全蚀净和52.5%SSL为防治小麦全蚀病较好的种子处理剂,而52.5%SSL防效好,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由甜菜尾孢菌引起的甜菜褐斑病是生产上最严重的叶部真菌病害,抗病品种和轮作等措施能一定程度防治甜菜褐斑病,但效果最好的是化学防治。目前生产上防治甜菜褐斑病的药剂主要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和甲基硫菌灵等;三唑类杀菌剂,如氟硅唑、苯醚甲环唑和噻菌唑等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如肟菌酯、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等三大类杀菌剂,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作为第一个登记的内吸性杀菌剂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determine the genetic structure of RSB pathogenpopulations in southern China.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populations of RSB pathogen wereanalysis by RAPD markers. The i
本研究首先构建十字花科蔬菜炭疽菌突变体库,通过将突变菌株分生孢子接种离体拟南芥叶片,观察叶片第4天发病症状及突变菌株侵染结构的形成,以及观察塑料片上接种的突变菌株分生孢子萌发及附着孢形成情况,初步筛选致病力相关突变株及侵染结构发育异常突变株。筛选程序获得1株附着孢白化突变株CH-1-T734, 1株侵入能力减退突变株CH-1-T45, 3株诱发拟南芥产生过敏性坏死反应突变株CH-1-T679,CH
浙江嘉兴市凤桥镇发生一种桃树梢枯死病害,对该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培养性状分析及ITS分子鉴定,结果发现该病原菌为核果果腐拟茎点菌.这是首次在浙江发现由核果果腐拟茎点菌引起的桃溃疡病.
中国板栗属壳斗科栗属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之一。1990年首先在怀柔区马道峪种植的板栗上发现一种叶部病害,表现症状为叶片沿叶脉黄化、皱缩、枝条变脆、节间明显缩短,严重时导致板栗果皮褶皱、瘪小乃至空壳甚至整株不结果实,长期以来被推断为生理性或病毒性病害。在前期确定了怀柔板栗黄化皱缩病原为植原体侵染的基础上,对该病害的症状发展和变化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识别,调查了该病在怀柔板栗主产区的分布和为害程度,并通
玉米矮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毒发生严重的病毒病,2009~2010年开展了玉米不同生育期对矮缩病敏感性的试验,经人工饲育灰飞虱,室内网箱接种不同叶龄玉米,结果表明,在玉米5叶龄以前,玉米叶龄越小,矮缩病株发病率越高.试验结果为玉米苗期治虫防病适期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由植原体引起的樱桃致死黄化病害首先在四川西昌发现,根据16S rRNA基因序列将其划分为组榆树黄化组(16S rV)。通过实验检测樱桃致死黄化植原体(CLY)在樱桃各组织内的分布规律,实验结果推测从健康樱桃中扩增到的DNA片段为樱桃叶绿体的部分序列。在进行非特异性RT-qPCR时,感病和健康樱桃中都有荧光变化曲线,但其溶解曲线峰值不同,因此可以通过溶解曲线的峰值加以区分RT-qPCR中的特异性和非
Coleus blumei (coleus) is an ornamental plant and hosts six species of the genus Coleviroid (type member Coleus blumei viroid 1, CbVd-1), family Pospiviroidae.CbVd-1 was first reported in a commercial
会议
本文通过采用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对180份玉米杂交种,470份组合材料和103份自交系共753份玉米种质进行了抗玉米灰斑病性鉴定,结果表明杂交种中没有对灰斑病免疫的材料,抗病和感病材料分别占45.3%和54.7%,抗性较好的品种有雅玉889、雅玉26、登海11号、川单29、川单12、川单16、川单10号、豫玉18、长玉19、贵玉1号、正大819、成单21等28个.杂交组合和自交系表现的抗性与品种差异
近年来,安徽砀山酥梨炭疽病大量暴发,仅2008年,该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1亿元,损失相当严重。笔者在化学药剂筛选的基础上,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几种杀菌剂与纳米硅复配对梨炭疽病菌抑制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纳米硅单剂处理对梨炭疽菌菌丝生长均没有抑制作用。纳米硅与杀菌剂混合使用,对化学药剂抑制菌丝的生长均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纳米硅与丙环唑组合中,各组台CTC值均大于100,A:A时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