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ffy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个性化康复护理在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4月在康复科住院的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按入院时间分组,单号为观察组,采用一般常规护理,双号为研究组,采用个性化康复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满意度、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观察组,而压疮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观察组。结论采用个性化康复护理对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疾病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此类患者应实施个性化康复护理。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2010年2月-2014年2月,采用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52例.男35例,女17例;年龄18~67岁,平均36.5岁.踝关节致伤原因:交通事故损伤13例,高处坠落损伤14例,扭伤占17例,压砸伤5例,其它踝关节损伤5例;根据Lauge-Hansen分型,旋前外旋型Ⅱ度9例、Ⅳ度6例,旋后外旋型Ⅱ度15例、Ⅳ度8例,旋后内收型Ⅱ度8例,旋前外展型
目的:回顾性分析就诊于我院的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及其预后,以提高对该类骨折的认识和选择更加合理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18例。
目的 通过对脊柱骨折术后病例的临床研究,分析其术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中正确选择手术方式,防止术后并发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
目的:经皮椎体成形术及经皮椎体后凹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疼痛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新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已经被认为是此手术可能的晚期后遗症。为了评价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PKP或者PVP术后手术椎体相邻椎体再骨折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重要性,我们对NVCF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进行了回顾性研究。
目的:探寻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与康复锻炼后直腿抬高时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科在关节镜下行单侧、单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连续病例284例,根据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最终筛选200例。首先根据患者术后第2天患侧肢体平卧状态下直腿抬高时间分为A、B、C三组。
目的 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的可行性、疗效及椎管重建。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1月间,我科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无神经症状的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患者121例。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score,VAS)评估疼痛程度、Oswsetry功能障碍指数(OswsetryDisabilityIndex,ODI)
目的:探讨神经干射频热凝治疗在脊髓损伤后下肢痉挛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例因脊髓损伤后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导致严重下肢痉挛的患者进行10条下肢神经干射频热凝治疗,治疗前对相关神经干行利多卡因诊断性阻滞并有效.其中闭孔神经6条,坐骨神经4条.利用电刺激仪找出最佳注射点,一般由60°C起逐步升温,10°C为一档次,温度控制在70℃-90℃,毁损3~5次,每次持续时间lmin-2min,共治疗4mi
目的:研究目的是比较块状骨植骨与颗粒状骨植骨在关节突融合术中的近远期融合特征及优劣。。方法:从2011年6月至2013年2月,我院135例需手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同一融合节段左右两侧关节突分别随机行块状植骨或颗粒状植骨,各135个。患者术后1年内每3个月复查一次,术后1年后每6个月复查一次,每次随访时注意查体,记录患者ODI评分及VAS评分。复查时均行腰椎正位、前后位、过伸过屈位X线,腰
Lumbardiscdegeneration(LDD)impairsthestructureandfunctionoflumbardisc,andcontributestolowback pain(LBP).Ithasbeenacommonmedicalproblemandsocioeconomicissue.
目的 通过单侧椎体强化术治疗老年双凹形胸段骨质疏松重度椎体压缩骨折,探讨此治疗方法的手术技巧并评价对老年生活质量改善的意义.方法 2009年6月至2013年2月58例双凹形胸段椎体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其中男23例,女35例;平均75.3岁(60~91岁).以椎弓根投影“4”点或“5”点(对侧为“8”点或“7”点)为穿刺进针点,以椎体压缩程度最严重的中心点与进针点连线为穿刺方向,工作通道前端到达椎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