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热河谷树种光合与蒸腾作用土壤水分效应

来源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ef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光合与水分生理特征是植物逆境适应能力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极端生境下,水分条件有时成为造林成败的关键.本研究探讨了元谋金沙江干热河谷三个主要造林树种光合与蒸腾作用在由灌溉引起的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空间差异及干热季转向湿润季时的时序差异.结果表明,灌溉能有效地提高植被恢复树种在3月干季和5月干热季时的叶水势;灌溉能显著减轻或解除木豆、大叶相思和印楝在于季或干热季节所受到的光合抑制,且其对光合能力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干热季节,而随着湿润季节的来临而减弱;无论在干季、干热季节,抑或在湿润季节,灌溉条件下供试树种的蒸腾速率均高于无灌溉条件时;灌溉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因树种、季节而异.
其他文献
通过在安徽省临泉县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对照(CK),不施肥、氮磷钾(NPK)、牛粪200kg/亩+70%NPK、牛粪200kg/亩+50%NPK、秸秆全量还田+100%NPK、牛粪200kg/亩+70%NPK+秸秆全量还田、牛粪400kg/亩+50%NPK+秸秆全量还田7个处理对砂姜黑土土壤肥力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有机物料-无机肥配施,玉米产量比施化肥增产幅度达3.9%~27%,牛粪200
本研究以毛竹林生态系统养分平衡理论为指导,对永丰毛竹林的K肥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钾肥能有效提高毛竹林产量,各施肥处理对出笋数增量和笋产量增量有显著影响,均表现为处理K1>K2>CK(垦复),出笋率K1>CK(垦复)>K2,说明过量钾肥对出笋率有抑制作用.施肥对增加毛竹笋地径和高生长有促进作用,各处理平均地径K1>CK(垦复)>K2,K1处理对笋地径生长作用最明显,过量的钾肥不利于笋地径生长.
通过对福建省闽北地区30个代表性土壤形成条件和理化性状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研究了该区土壤的诊断特性与系统分类类型.研究土壤中鉴定出的诊断层有暗瘠表层、淡薄表层、水耕表层、雏形层、铁铝层、低活性富铁层、黏化层、水耕氧化还原层;鉴定出的土壤诊断特性主要有岩性特性、均腐殖质特性、铁质特性、腐殖质特性、氧化还原特性、铝质现象、水耕现象等.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3版)》的诊断要求,30个土壤剖面可初步
在优质酿酒葡萄产区昌黎,以赤霞珠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农民习惯、当地推荐施肥、最佳养分管理、高产高效栽培四种不同管理模式,研究不同管理模式对葡萄品质及土壤中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产高效模式和最佳养分模式下的葡萄产量明显高于农民习惯模式和当地推荐模式,葡萄品质差异不显著;葡萄收获后,四种管理模式下,0~100cm土层养分残留趋势基本一致,即随土壤深度增加,硝态氮与速效钾含量先增加后减
在盐边县、米易县和仁和区植烟土壤上采集土壤样品790个,采用模糊数学方法评价不同海拔高度土壤肥力状况.结果表明:中低海拔区(<1800m)土壤的有机质、氮素及钾素含量均较为丰富,但磷素较缺乏;高海拔区域(>1800m)土壤中磷素含量比中低海拔区域相对较高,但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则偏低;不同海拔高度土壤综合肥力值大小为中海拔(0.668)>低海拔(0.563)>高海拔(0.557),表明中海拔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磷与富啡酸(fulvicacid,FA)配施对石灰性潮土中磷锌有效性及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潮土中速效磷含量随外加磷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发生了明显的固定,而且外加磷越高,土壤对其的固定越明显.土壤速效磷含量随添加FA量的增加而增加,即FA提高了磷有效性,但在低磷处理下,FA对磷的活化作用很小,而在高磷处理下作用明显;土壤速效磷含量随添加锌量的增加而降低
利用典型调查和地统计学方法,对塔里木河中游不同发育阶段胡杨"肥岛"的盐分特征以及盐分作用范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的胡杨"肥岛"的土壤总盐、SO42-、Cl-、Na++K+和总碱度的含量和pH值均是冠幅内高于冠幅外;通过克里格插值图分析,SO42-、Cl-、Na++K+和总碱度在胡杨冠幅下形成显著的聚集现象,表现出明显的"盐岛"效应.总盐、SO42-的富集率随着胡杨年龄呈递增趋势,即大
厌氧环境中,活性Fe(Ⅱ)物种提高了难降解有毒有机氯化合物如五氯酚(PCP)的脱氯转化速率,因此备受关注.自然条件下,华南土壤中活性铁丰度较高,且本地区湿润多雨的气候特征,致使铁氧化物的微生物还原溶解过程在淹水土壤或旱地土壤的厌氧微区广泛发生,同时水稻土中广泛存在的腐殖质、根系分泌物等也有利于促进铁氧化物的微生物还原溶解,上述这些均为PCP的生物脱氯转化创造了较适宜的环境条件.然而,环境中PCP降
为研究海泡石、膨润土及其复配材料对土壤镉铅污染的修复效果,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南丹县某重金属复合污染农田开展原位修复实验,以海泡石、膨润土及其与磷肥复配作为修复材料,以青菜和水稻为模式作物,研究其对植株中镉铅含量的影响.试验点土壤总镉含量3.75mg/kg,总铅含量598mg/kg,为中度镉铅复合污染土壤.试验设置6种处理:(1)CK;(2)磷肥15kg/30m2; (3)海泡石67.5kg/3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一类环境中广泛存在且具有"三致"作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能在土壤中持久残留并给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潜在威胁.利用植物及其根际微生物修复PAHs污染土壤的研究已经得以广泛开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研究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有机肥、复合肥以及有机无机配施对中国南瓜及日本南瓜修复芘(Pyrene)污染土壤的影响,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