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朝鲜士人的长城印象与观念--一项长城文化史的考察

来源 :丝绸之路的互动与共生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son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清时期,不断出使北京的朝鲜燕行使,一方面出于好奇,另一方面为向朝鲜政权汇报中国情况,对沿途见闻大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载.在这之中,明辽东镇、蓟州镇长城不仅因其雄伟壮观,而给燕行使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且长城在明朝与蒙古、女真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也吸引了燕行使的广泛关注,从而成为燕行录的重要内容,使燕行录成为域外长城史料的最大载体.燕行录不仅具体记述了明代辽东镇、蓟州镇长城防御体系的基本格局,而且细致描写了清代该区域长城的保存与破坏状况,对于深入研究明代长城防御体系、清代长城保护状况,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不仅如此,燕行使对于长城的观念与评价,一方面呈现出逐渐与中国本土接近的历史脉络,这反映出长城观念存在一个以中国为中心,不断向域外传播的历史过程;另一方面反映出燕行使不同的关注视角、政治立场与文化意识,是研究明清中朝关系的重要切入点。本文尝试对燕行录中的长城记述、观念与评价进行全面考察,并揭示其背后的时代变迁、地缘政治与文化意识,从而揭示长城形象在朝鲜半岛“层累地造成”的历史过程,也就是朝鲜半岛的“长城观念史”。
其他文献
在"一带一路"倡议出台实施前,中巴两国政府高层及智库机构就对中巴经济走廊开展了前期研究.从历史的视野看,中巴经济走廊自中国新疆喀什出发,一路奔向西南,至巴基斯坦的瓜达
会议
在中外文化交流和诗歌发展都形成高峰的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为唐诗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唐诗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对于认识丝路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海上丝绸之路带来
丝绸之路的开通是东西方世界双向拓进的结果.虽然汉代以前,中西方世界就已经有了直接或间接的各种交流.中国的丝绸在汉以前虽已通过周边的少数民族,"辗转流传"至西方,但要说
2016年中国中外关系史年会,在大会主办方、承办方的精心准备下,以及与会代表的共同参与下,至此已顺利完成了预定的学术日程.这次大会,时间紧凑,内容丰富,进展顺利,颇有成效,
会议
环塔里木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和多族群迁徙的经停地,多宗教并存是本地区宗教信仰的基本特点.汉唐时期,以丝绸之路为媒介的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带动了
会议
吐蕃王朝时期,金属器具已经开始广泛运用,在社会生产、军事作战,以及宗教活动中和对外交往活动中,都不乏各种金属器物.吐蕃王朝的矿冶与金属器具,是当时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
自1905年以来,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辽东半岛地区的汉墓群不断被发现.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在辽东半岛的区域内所发现的汉墓已达数十组群,汉墓的单位数量可达数干座,墓中所出
会议
在明、清时的诸多海道针经中,目前所见绝大部分出自闽、粤及海南舟子船工所记[详见广东科技出版社2016年版《中国历代海路针经》,该书作者及全书目录可参〈《中国历代海路针
丝绸之路是世界上最早开通,连接欧亚大陆众多文明的交通要道.作为古代欧亚商贸通道,丝绸之路不仅使东西方物质文明得到交流,促进了丝路沿线诸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同时亦促
会议
16世纪是全球化的开端.明代白银货币化作为一个典型个案,是全球史的一部分,同时也标志着传统丝绸之路向全球的极大扩展.从中国本土出发,以明代白银货币化作为切入点,突破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