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医学教育对中国教学体制的启示

来源 :2017中美医学教育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0987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荷兰为西欧小国,总人口一千多万,但其入选世界大学排名前200强的大学数量位列欧洲大陆首位,远远超过中国.荷兰医学教育也在世界名列前茅.本人在在荷兰访学期间对大学医学教育的调查发现,其具有以下特点:荷兰的大学是自由开放、国际化且没有围墙的大学;小组式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激情;自主学习是荷兰医学生的主要学习形式;医学教学、临床及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学习考试定期化周期化;课外活动丰富多彩。总之,在自主创新型的中国,荷兰的医学教育模式值得借鉴,应取其精华,为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济身于世界医学前列而努力。
其他文献
随着医学教育方式不断被创新与改善,单一的医学课程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于新形势下医学生的培养.医学课程整合因其综合性、多元化的特点被医学教育所提倡.本文对新形势下医学课程整合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为了培养具备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有能力从事医学检验、医学实验室技术、富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五年制的检验医学变更为四年制的医学检验技术,给人们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为应对这一模式的变化,从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式及考核方案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与尝试,目的是寻找适合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的教学方法,使他们真正成为能够适应21世纪医学发展需要的新型检验人
目的:收集法医病理学及法医毒理学大体标本切片制作并加强管理.方法:浙江省各公安局送检温州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收集大体标本及临床资料,然后对大体标本福尔马林进行固定,用玻璃缸做成大体标本及切片制作,进行各系统及各章节分类管理.结果:法医病理学及法医毒理学的各系统及各章节大体标本及切片越来越多,有利于法医病理学及法医毒理学教学开展.结论:加大收集法医病理学及法医毒理学大体标本切片制作与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和医学教学模式的改变,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已成为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趋势.设计性实验,系指根据给定的实验目的、条件与要求等,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独立操作并得出实验结果的探索性实验.传统的病理形态学教学主要以观察切片为主,本教研室选取2014级检验预防医学学生为研究对象,将设计性实验教学运用于病理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对比于传统的形态学教学发现,设计性实验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
本研究以承担中华医学会、吉林省重点研究课题项目为依托,以培养白求恩式卓越医学人才为目标,坚持"顶层设计、宽度探索、深度整合、协同育人"管理理念,通过启动"体制改革、课程整合、学生创新创业、教改试点、教师素质提升、制度机制建立、国际交流、白求恩精神培养"等8项改革计划,构建起体系完善、融合统一、协同发展、目标大程度高的培养模式.加强顶层设计和内涵建设,积极进行追求卓越的改革与创新,教学工作获得了较快
武汉大学医学教育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拓展国际视野,广泛调研国际医学教育改革经验.鉴于芝加哥大学在医学改革的引领地位和课程体系前后期结合方面的独特性,武汉大学对其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认真研究.2008年,两校签署医学教育改革合作协议,双方共同成立专家小组,开展基线调查、师生访问和座谈,综合分析大量调查数据,形成了《武汉大学临床医学教育改革论证报告》,全面系统地设计了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框架内容、进程和具体
为了应对“全面二孩”政策带来的生育高峰,提高儿童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本文分析了儿科学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要创新体制机制,探索符合社会和时代需求的儿科学人才培养模式。
为响应教育部的号召,进行了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的设置.进行了学时的缩减、课程调整、课程的融合和实践教学的改革,逐步实现了本检验系五年制向四年制的圆满转型.
目的:"5+3"一体化急诊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医学生开始有意识地设计自我,按照一种理想的人格来充实自己和展现自己.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方法:①形成式评价;②总结性评价;③将六个病种实行形成式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最后进行差别统计分析.结果:急诊医学学生懂得"同病不同症"、"同症不同病"的学习分析方法.提高了学生对临床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教师根据课程性质特点,确定合理的考核方式.结论:
在国家积极倡导科技创新、科技创业的背景下,基于国内高等医学检验教育"五改四"注重"检验技术"属性的前提.天津医科大学医学检验学院以培养复合型医学检验创新人才为目标,结合我国国情,参考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经验.依托于本院创新实践基地,以创新实践训练活动为载体,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及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等措施,构建医学检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