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O,2颗粒表面包覆Al,2O,3纳米膜的特性

来源 :中国颗粒学会2002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不同pH值和温度条件下,研究了TiO<,2>颗粒表面包覆Al<,2>O<,3>纳米膜的适宜工艺条件.采用透射电镜、ζ-电位仪研究了TiO<,2>颗粒表面包膜过程的特征和包覆前后颗粒表面电动力学特性的变化.分析表明,通过颗粒表面双电层的静电引力和异相成核作用,水解形成的Al(OH)<,3>溶胶在TiO<,2>颗粒表面沉积,实现连续均匀的纳米膜包覆.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纳米膜的组成为拟薄水铝石.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推断TiO<,2>颗粒与Al<,2>O<,3>包覆层界面形成Ti-O-Al的键合结构.
其他文献
Internet的迅速发展促进了TCP/IP协议的广泛应用,目前对于TCP协议各方面的研究已持续多年,但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对TCP性能和行为上的理论研究,或分析实际网络中TCP的行为特征
简要介绍了作者提出的关于不可逆的电极反应过程的电化学阻抗谱(EIS)理论的主要内容。这一理论对于固体金属电极普遍适用。理论具体表达了EIS测量所必须满足的前提条件之一—
作为20世纪末最伟大的技术进展,Internet正在深刻地改变生存的社会,其普及和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球范围的、不断延伸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了一个资源丰富的计算平台。本文以软
核聚变能的开发,将能彻底解决人类的能源危机,并大大减轻地球环境的负担。有关核聚变反应堆的研究现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核聚变研究成果现状和发展的趋势,重
八十年代以来的10多年期间,日本的第五代计算机计划,中国的863.306智能计算机计划引起人们很大的关注。两个计划实施后,使人们对“智能自动化”问题的认识有很大转变与提高。钱
本文对生物分子马达,生物分子复合材料和核酸DNA的力学行为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评述。介绍了分子马达的多样性以及作为能量来源的三磷酸腺苷ATP的重要作用。重点讨论了分子马达
本文前三节介绍了作者自1993年回国后,在纳米力学和细观力学两个前沿研究领域所取得的三个代表性研究成果:多壁碳纳米管作为十亿赫兹振荡器、细观力学IDD方法和非均匀材料普适
2001年冬季,用光学粒子计数器、能见度仪和颗粒物质量监测器对北京市大兴区北藏乡近地面大气气溶胶粒子数密度、数密度谱、大气能见度、颗粒物质量浓度(PM,PM和PM)等进行了联
采用两种测试方法对餐饮油烟的排放浓度进行了现场测试,通过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的方法,对油烟的成份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多种调研手段,对油烟的排放时间、排放高度、食用油种类
提出着重从微观受力角度来探索颗粒团聚和破碎的机理.首先进行了颗粒在流化床内运动的全受力分析,通过具体算例,根据各作用力在不同粒径范围内对颗粒团聚和破碎的不同效应,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