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生物安全性与城市水处理工艺发展

来源 :全国水体污染控制、生态修复技术与水环境保护的生态补偿建设交流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tewolfwv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饮用水的最关键和最重要的方面——生物安全性出发,介绍了不同时期饮用水处理工艺可能解决的主要生物安全性问题以及新出现的生物安全性问题,表明超滤技术是去除微生物的最佳方法,可以几乎完全截留水蚤、红虫、藻类等原生动物,以及细菌甚至病毒在内的致病微生物,是今后最有发展前途的处理技术。以超滤为核心技术的组合工艺在保障饮用水生物安全性前提下,还可以有效去除浊度、天然有机物、微量有机污染物、臭味、藻毒素等多种污染物质,可以作为新一代城市饮用水净化技术。
其他文献
分别利用铁炭、铝炭微电解法对偶氮染料模拟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了铝炭比、进水pH值、曝气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得到了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铁炭、铝炭微电解法对偶氮
合成了淀粉改性接枝共聚物絮凝剂,以水华优势藻铜绿微囊藻为处理对象,研究了絮凝剂的絮凝性能,结果表明1mL/L时有最佳的絮凝除藻除浊性能,3h后浊度的去除率达到85.9%,藻细胞去
综述了含氰废水的来源及氰化物的类型,含氰废水的类型、处理方法及其,为该类废水的处理工艺类型选择提供指导。
介绍了以环己烷氧化酸性有机废水为原料,浓硝酸作氧化剂转化-回收二元酸的实验原理、工艺过程。实验结果表明,酸有机性废水中有机物转化为己二酸、戊二酸和丁二酸组成的混合
会议
改变厌氧—缺氧—好氧(A2O)活性污泥小试试验系统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龄(SRT),对系统各反应单元进、出水中雌二醇(E2)和乙炔雌二醇(EE2)进行了监测,同时对COD、氮、磷
本文针对我国城市河流水质污染普遍严重,河道截污不彻底的现状,开发了污染水体就地综合净化方法,利用水闸形成一定深度的水体,在其中安装曝气机、生物膜并投加特效菌种。为了
会议
本文探讨了从环氧大豆油生产装置产生的酸性废水中回收甲酸的途径。在实验的基础上,确定了共沸—分馏组合法回收该废水中甲酸的适宜挟带剂及工艺条件。经本法处理后,该酸性蒸
对太湖及洪泽湖淤泥中6种常见PCBs(PCB28,52,101,138,153,180)同系物的含量进行了分析,以考察两湖淤泥中PCBs的残留现状及分布特征,为疏浚淤泥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
会议
利用厌氧颗粒污泥对烟气中SO2吸收生成的硫酸盐或亚硫酸盐废水进行处理;考察起始SO42-贡量浓度、初始COD/SO42-、初始pH、接种污泥质量、亚铁离子等限制性生态因子对硫酸盐还
通过絮凝烧杯实验,以达到絮凝最佳点药剂量与脱水后泥饼含水率为主要考核标准,考察了不同离子性质的絮凝剂对太湖淤泥絮凝效果,并通过絮凝上清Zeta电位的测定分析了不同离子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