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敷贴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6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中医外治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和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应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5家中心26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散结乳癖膏,对照组采用散结乳癖膏的模拟剂,贴敷双侧乳房疼痛最明显处,每侧1贴,每日贴敷7小时.每组治疗2个月经周期,经期不用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乳房疼痛、乳房肿块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2个月经周期后治疗组对乳房肿块、乳房疼痛的总有效率为73.2%,对照组为31.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散结乳癖膏贴敷治疗乳腺增生能明显改善乳房疼痛等症状,疗效确切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小叶增生方外用对乳腺增生病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选用SD雌性未孕大鼠50只,采用随机分组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A、B)和外用组(A、B)共五组.A组采用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剂量为0.5mg.kg-1,·d-1)连续20天序贯肌肉注射黄体酮(剂量为5 mg.kg-1·d-1)连续5天,共25天为一个造模周期复制乳腺增生模型,第二个造模周期给予生理盐水肌肉注射25天;B组给予连
目的:建立乳腺癌癌前病变大鼠模型,探讨西黄丸对癌前病变模型的干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TAM组、西黄丸组.二甲基苯葸(DMBA)灌胃制备乳腺癌癌前病变模型.TAM组、西黄丸组大鼠分别给予枸橼酸他莫昔芬、西黄丸水溶液连续灌胃30天.观察大鼠乳腺肉眼可见肿瘤变化,并采集乳腺织织,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组织ER、PR、VEGF、CXCR4、P53
目的:观察蛇六谷提取物对体外生长的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寻找蛇六谷抗肿瘤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法初步提取分离蛇六谷不同有效部位,运用CCK8法和生长曲线法观察不同浓度的蛇六谷各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MDA-MB-23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MDA-MB-231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蛇六谷石油醚萃取物、高浓度蛇六谷乙酸乙酯萃取物对MDA-MB-23
Aerobic glycolysis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cancer cells.In recent years, lactate dehydrogenase A (LDH-A) is emerging as a novel therapeutic target for cancer treatment.Seeking LDH-A inhibitors from
会议
目的:研究淫羊藿甙(icariin,ICA)对MCF--7细胞增殖/凋亡作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分析法及Annexin V/PI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ICA对MCF-7细胞的增殖与凋亡作用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研究ICA是否通过ERK/MAPK信号转导通路起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CF-7细胞培养24h后,ICA各组OD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观察中药自拟乳痈消汤加穿刺冲洗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自拟乳痈消汤加西医穿刺冲洗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31例.结果:治愈31例.结论:临床应用中药自拟乳痈消汤加西医穿刺冲洗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直接达到迅速消除感染病灶,消除感染源,配合中药清热解毒,消肿通乳,无需使用抗生素,无需切开排脓,安全有效,同时病人痛苦少,副作用少,大部分可继续母乳喂养,经济、实用价值高,值得临床医生推广。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为中医传统制剂九一丹外用的临床安全性使用提供依据.方法:临床观察选择乳房慢性炎症性创面的患者28例,连续外用九一丹7-11天,分别于用药前、用药期间和停药观察期进行血汞、尿汞浓度检测.并定期监测相关安全性指标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24h尿蛋白等。结果:临床研究中患者创面外用九一丹,用药天数7-11天,每天单位面积用药量1.2~2.6mg/cm2,临床研究中与用药前相比,用
目的:观察安慰疗法加中草药对乳痛症伴抑郁、焦虑情绪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至11月就诊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6,抑郁白评量表评分(SDS)≥50,或/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53的乳痛症随机分为中草药组(n=32)和精神安慰加中草药组(n=30),并用VAS及Cardiff乳房疼痛量表评估疗效。结果:在VAS,中草药组与联合
目的:探讨粉刺性乳痈的发病相关因素.方法:依据预先设计好的问卷表,对270例符合粉刺性乳痈诊断的病例进行发病相关因素询问调查,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12007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粉刺性乳痈的发病相关因素按在本研究患者群中出现的几率由高到低依次是以下五方面:乳络(乳腺导管)不通畅,局部外伤,饮食节律改变,月经和产后哺乳的影响,其他相关因素(如高泌乳素血症、精神类疾病、多囊
Background: We intend to assess the association of dietary patterns with breast cancer risks using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theory.No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e dietary patterns of TCM w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