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野生扁穗牛鞭草资源形态变异及生产性能评价

来源 :第二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her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西南地区60份扁穗牛鞭草野生资源,以单株为单位,对10项生产性能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说明:西南地区牛鞭草生产性能差异很大,具有显著的多样性;株高、蔓延半径、茎粗、节间长度、分蘖数、茎叶比、叶含水率、茎含水率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5.79、38.78、39.04、38.14、69.04、35.37、3.56、3.16,单株产量最大值2.5kg、最小值0.1kg, 变异系数达83.O1;生产性能指标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茎叶比与植株的含水率呈显著的负相关(-0.42563),叶片含水率与茎秆含水率为极显著相关(0.69141),空间分布指数与茎秆比为正相关(0.25985);依据影响单株产量的第一、第二主成分分蘖数和植株空间分布范围,把供试材料分为Ⅰ~Ⅴ类,可依据生产性能类型,有针对性地对资源进行研究、选育和开发应用。
其他文献
选用48头配种时间、胎次基本一致的大约克经产母猪,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研究妊娠母猪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苜蓿草粉对母猪及仔猪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妊娠母猪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苜蓿草粉显著提高了泌乳期母猪饲粮及其养分采食量(P0.05) 。②添加苜蓿草粉增加了初生仔猪数,与对照组相比,以添加量为20%的处理组为最多,提高了12.78% (1.63头),但差异不显著;对初生窝重、仔猪生长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结构也自然地由素食为主向乳、肉、蛋等动物性食品转化。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也日益突出。因此,在现有的条件下保障畜产品安全已成为当务之急。首先必须严格控制畜产品污染和药物残留规范畜牧行业的生产行为,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引进先进的生产管理体系,研发和推广先进的检测手段。中国畜牧业的未来,要求人们打破传统疾病防治的定势,把防治工作也控制在无公害的
为构建能表达FPV VP2蛋白的重组犬2型腺病毒(CAV-2)载体。首先用PCR方法从FPV GT-2株细胞培养物中扩增出了VP2蛋白基因,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VAX1中构建了含有FPV VP2基因的表达盒(CMV-VP2-PolyA),将该表达盒酶切后定向克隆到含有CAV-2 E3区的穿梭质粒pVAXΔE3中,构建出pVAXΔE3VP2。用Sal I Nru I双酶切pVAXΔE3VP2,回
本研究通过RT-PCR扩增乙型脑炎病毒CN株主要抗原基因PrM/E,并将PrM/E基因克隆、测序后,与GenbanK发表的JEV SA14(U14163)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发现CN株与JEV SA14强毒株的同源性为98%。在JEV基因组5端477-2477的长2000nt的决定JEV抗原性的PrM/E区中,CN株与SA14株有40个碱基不同,其中28个碱基突变为同义突变,另外12个为错义突变
以保守引物NC5及NC2,运用PCR方法扩增了从广东广州犬体分离的弓首蛔虫(Toxocara spp.)的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及5.8S序列。将PCR扩增出的片段纯化后克隆至pGEM-T Easy载体,用PCR及酶切鉴定阳性菌落,对阳性菌落质粒DNA进行测序。结果表明,ITS片段大小为964bp,包含ITS-1(484bp)、5.8S(157bp)及ITS-2(323bp)序列。序列分
SARS、禽流感、艾滋病、人-猪链球菌病、结核病、狂犬病、疯牛病、口蹄疫等动物源性疫病正在对人类社会构成严重威胁,其一方面影响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心理恐慌,另一方面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因此,动物源性疫病影响越来越大,当引起全人类广泛关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控制动物源性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减少对人类社会的不良影响。
本文综述了近期有机微量元素质量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期推动有机微量元素产品质量检验的深入研究,从而建立有机微量元素产品的相关标准,用以规范饲用有机微量元素产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小肽作为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在氨基酸的消化、吸收和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小肽与游离氨基酸的吸收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转运系统,与游离氨基酸相比,小肽具有吸收速度快、耗能低、不易饱和,且各种肽之间转运无竞争性与抑制性等特点。本文综述了小肽在单胃和反刍动物体内的转运机制的特点,介绍了小肽转运载体(Peptidestransporter)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和其转运肽的过程,分析了对小肽吸收的影响因素。
本文对主动免疫提高动物生产性能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对采用生长抑素主动免疫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回顾,并就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在不同刈割频率、施肥量和混播比例下,对混播草地牛鞭草和白三叶不同种群产量、地下生物量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刈割频度对产量的影响最大,但刈割时间,尤其是秋季最佳刈割时间对维持草地牧草比例平衡是相当重要的。同时,牧草的地下生物量与地上产量相关,刈割不利于禾本科牧草地下生物量的积累。刈割4次草地牧草蛋白质的收获量与刈割5次的差异不显著(P>0.05)。而酸性洗涤纤维的收获量各处理问差异极显著(P。当刈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