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牛乳中抗生素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来源 :第六届中国奶业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w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牛奶作为一种老少皆宜的营养食品,其安全问题却尤为突出,而抗生素残留是牛奶安全问题较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在于现代畜牧业集约化养殖过程中使用的各类抗生素.本文对生鲜牛乳中抗生素残留的来源、危害、最高残留限量、残留的检测方法以及样品前处理新方法进行了综述,为开发抗生素多残留筛查方法以及建立样品通用前处理技术提供参考.生鲜牛乳中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包括理化检测法,生物检测法,联用技术。各种分析技术的联用是现代兽药残留分析的趋如薄层色谱-质谱(TLC-MS)、气相色谱-质谱(GC-MS)等。
其他文献
良好的牛群繁殖状况是牛场延续和扩大规模的根本途径,通过饲养改善,采用同期程序、B超验胎,加强产后护理、提高参配率等措施,尽可能早的使奶牛受孕,减少其空怀天数,缩短产犊间隔,提高平均泌乳产量,成乳牛繁殖率达到80%以上,减少泌乳低产期持续时期是改善牛场赢利的有效手段.
本文对上海地区24个牧场1220头头胎牛以及黑龙江地区7个牧场482头头胎牛的体型性状数据进行了对比,并对两地奶牛体型外貌性状差异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上海以及黑龙江地区的荷斯坦牛在体躯容量方面评分较高,接近理想值;前乳房附着以及乳用特征评分较低,仍需继续改良.两地的牛只在肢蹄结构和乳房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除了遗传因素外,还与气候条件以及饲养管理等因素相关,各地牧场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
牛结核病是由牛型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不仅严重影响奶牛养殖业的发展,也威胁公共卫生安全。本试验选取49头前期结核病皮内变态反应为阳性的奶牛,同时进行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和单纯颈部皮试变态反应(SCT),并对其奶牛结核病诊断进行分析.结果显示,49头奶牛中,SCT阳性牛31头,阳性率63.2%;IGRA阳性牛21头,阳性率42.8%.SCT阳性检出率高于IGRA.两
生鲜乳中致病菌严重威胁乳品质量安全,有效的对生鲜乳中致病菌进行检测是控制生鲜乳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生鲜乳中微生物限量标准及检测方法,包括传统培养方法、常规PCR方法、多重PCR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等,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生鲜乳致病菌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为生鲜乳致病菌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传统检测方法包括增菌培养、分离培养、计数、生化鉴定或者血清鉴定等步骤
国内许多乳品从业者对"预巴杀"的概念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含混不清.本文通过查阅国际专业乳品机构相关资料,对"Thermization"的定义、生产中应用方式进行了解析,并对其中文译名改为"热抑菌"的建议进行了阐释,以期对国内乳品加工企业的不规范操作进行纠正和规范目前国内大型乳品企业盛行对收进工厂的生鲜牛奶普遍进行一次“预巴杀”处理,储存一段时间后再投料加工。实际上,关于“预巴杀”的内涵,迄今国内尚无
从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白杨沟村采集的哈萨克族牧民自制酸驼乳中分离得到1株酵母菌株,采用传统形态学及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进行初步鉴定后,送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进行DNA鉴定,结果为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鉴于胶红酵母具有抗菌、抑霉、可合成类胡萝卜素等特点,有可能在酸驼乳中发挥延长保质期、增加营养物质等作用。而且已有文献报道胶红酵母经口毒性试验属无毒级别,并且未见遗传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HPLC-QTOF MS)技术建立了生鲜牛乳中14种磺胺类药物(磺胺二甲嘧啶、磺胺嘧啶、磺胺二甲氧嘧啶、磺胺噻唑、磺胺吡啶、磺胺氯哒嗪、磺胺甲嘧啶、磺胺醋酰、磺胺曲沙唑、磺胺苯吡唑、磺胺苯甲酰、磺胺甲噻二唑、磺胺甲氧哒嗪、磺胺甲嗯唑)的快速筛查方法.建立了此14种化合物的精确分子质量数和二级质谱碎片离子数据库.牛乳样品经含0.1%甲酸的乙腈溶液提取,
本文对香格里拉5个地区奶渣中的优势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有利于特色乳酸菌资源的挖掘和发酵剂的研究开发.结果表明,乳酸菌是牦牛奶渣中的特色优势菌群;从奶渣中分离了52株单克隆菌株,其中干酪乳杆菌16株,嗜酸乳杆菌10株,乳酸乳球菌7株,麦香乳杆菌6株,戊糖片球菌4株,干酪乳杆菌假植物亚种4株,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3株,戊糖乳杆菌1株,野生链球菌1株.干酪乳杆菌是牦牛奶渣中的优势乳酸菌.奶渣作为香格里拉高
本文综述了免疫分离技术在生鲜乳主要致病菌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为生鲜乳致病菌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目前,免疫分离技术被认为是一种减少分析时间,提高检测限的有效方法,己广泛应用于埃希氏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沙门氏菌等多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研究.介绍了其免疫磁分离技术原理,在大肠杆菌检测方面的应用,在沙门氏菌检测方面的应用,在单核增生李斯特菌检测方面的应用等。目前,免疫磁珠
本试验分析了采自我国17个省市超市中不同品牌UHT牛奶中钒(V)、铬(Cr)、锰(Mn)、铁(Fe)、钴(Co)、镍(Ni)、铜(Cu)、锌(ZⅡ)、锗(Ga)、硒(Se)、铷(Rb)、锶(Sr)、银(Ag)、铯(Cs)、钡(Ba)、铊(Tl)、铀(U)的含量,并比较国产品牌UHT牛奶与进口品牌UHT牛奶中微量元素含量差异.实验采用微波消解前处理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牛奶中17种微量元素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