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arison of Conventional CTA and Whole Brain CT Perfusion-Derived Angiography in Diagnosis of Chro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kxxmv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Objective The dynamic CT angiography(CTPa)can be reconstructed from the raw datas of 320-MDCT whole brain perfusion(CTP),which adds time parameter based on CTA.The aim of our study was to compare CTPa with CTA in diagnosis of chronic cerebral vascular stenosis and occlusive diseases.
其他文献
目的 为探讨多平面(multi planerre-construction,MPR)重建技术在膝关节韧带损伤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行MSCT检查后经手术或关节镜检查证实的30例膝关节韧带损伤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采用SIEMENS 128层MSCT及后处理工作站.患者行双膝平行对称性螺旋扫描.扫描参数120kV,300mA,螺距3.5,层厚层距1mm,将薄层数据传送至后处理工作站进行二维及三维重组.
目的 用动物实验的方法验证PM2.5对于IPF病情的影响.方法 将鼠龄为8周的C57/BL雌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BLM非熏染对照一周组、BLM非熏染对照四周组、BLM+PM2.5一周组、BLM+PM2.5四周组,其中BLM表示气管内滴入博莱霉素,PM2.5表示生物质燃料产生的PM2.5干预,连续干预一周及四周后处死,各组小鼠处死后留取小鼠的血清、肺泡灌洗液、左肺,各种标本分别检测以下项目:1、血
目的 矽肺是因吸入含二氧化硅(SiO2)颗粒引起的慢性肺部疾病,肺泡巨噬细胞(AMO)和肺成纤维细胞(PFB)是矽肺病理过程中主要效应细胞.环状RNA高通量筛选发现,ciR-0001544及宿主基因Zc3h4在矽肺动物肺中出现显著变化,但其参与炎症及纤维化的过程仍需阐明.方法 SiO2(50μg/cm2)刺激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成纤维细胞(L929);Western blot检测炎性
目的 提高对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临床与病理特点的认识。方法 分析2015年12月份收治的1例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AFOP)患者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女性,60岁,以发热,咳嗽,咳白痰为主要临床表现,胸部CT是双肺多发团片及结节影,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无效后,经支气管肺活检病理表现为肺泡间隔略增宽,可见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肺泡腔内可见纤维母细胞呈息肉状延伸(机化)伴纤维素
目的 研究血清KL-6与表面活性蛋白(SP)-D在鉴别结缔组织疾病合并间质性肺炎及细菌性肺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明确诊断的结缔组织疾病患者46例按照临床症状、高分辨率CT、病原学检查结果分为间质性肺炎(16例),细菌性肺炎(17例)和无肺病变(13例)3组,以健康人(11人)为正常对照组.ELISA法测定血清KL-6、SP-D浓度,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①间质性肺炎组KL-6、SP-D浓度较无肺
目的 探讨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患者药物治疗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患者84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总量(TLC)、肺活量(VC)等肺功能指标的改变.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TLC、VC值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升高,治疗组TLC、VC值高
目的 评价吡非尼酮吡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015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确诊并给予吡非尼酮治疗的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肺HRCT、肺功能、血气分析等变化评估患者应用吡非尼酮的疗效.结果 所有入组19例IPF患者,肺HRCT符合典型UIP表现,应用吡非尼酮治疗后,截止最后复查动脉血氧分压与基线值比较得到改善患者11例(
目的 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合并I型呼吸衰竭的综合护理措施。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确定患者目前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如患者持续高热,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等一系列呼吸功能改变,通过检索文献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患者病情稳定25d后出院时呼吸衰竭治愈其他症状缓解。方法 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确定患者目前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如患者持续高热,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等一系列呼吸功能改变,通过检索文献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病情
目的 提高对巨细胞间质性肺炎(GIP)的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组织病理学的认识。方法 对一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及肺泡灌洗(BAL)证实的GIP患者的职业史、临床表现、胸部X线、CT和病理资料,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GIP属于硬金属尘肺,其临床表现主要有咳嗽、咳痰和活动后气喘;肺功能检查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减低;X线胸片表现为弥漫性微小结节影和网状阴影,HRCT表
目的 以SAT-TB检测EBUS-TBNA所获得的标本,进一步评价其在鉴别胸内淋巴结结核和Ⅰ/Ⅱ期结节病中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前瞻性选取了上海市肺科医院2015年9月-10月共46例患者,其中疑似胸内淋巴结结核和Ⅰ/Ⅱ期结节病的患者共37例,所有患者的标本均进行了SAT检测,其中37例患者的EBUS-TBNA所获得的标本进行了结核涂片、培养及SAT检测.结果 在所有的27例结节病患者中,SA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