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体外代谢模型及中药成分代谢分析方法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脏作为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场所,其代谢功能是临床前新药研发的一个重要环节,中药对于肝脏的影响已有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因此中药药理活性和毒性研究也越来越广泛,选择相应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常用的肝体外代谢研究方法有人肝微粒体、基因重组CYP450酶系、肝细胞培养、肝组织切片及离体肝灌流系统,广泛应用于药物的代谢途径、体内代谢清除及药物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应根据不同的要求和目的选择应用。体外肝代谢研究可针对先导化合物代谢过快或生成毒性代谢物的特性进行结构改造,以获得安全稳定的候选物,根据候选物的代谢特征(如药酶诱导抑制参与代谢的药酶种类、活性代谢酶的生成等)确定药物的开发应用价值,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硫磺熏蒸作为传统药材养护方法,近年来不断报道硫熏会造成药效成分流失、转变,且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UHPLC-LTQ-Orbitrap技术为手段,构建一种机理清晰的硫熏麦冬鉴定方法,并深入阐明麦冬药材中主要药效成分在硫熏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硫熏后麦冬皂苷D进质谱分析之后,出现了[M-H+64]-的特异性峰,且其分子式比麦冬皂苷D多SO2,从而断定为硫熏新产物,且其质谱裂解规律与已鉴定marker
本文总结了对黄连、萸黄连成分分析的方法,大多是利用HPLC或HPLC和MS联用,对黄连的主要生物碱类成分进行定性或定量。经过对黄连生品和萸黄连成分的比较发现,黄连经吴茱萸炮制后,黄连中增加了吴茱萸的成分。这些成分分析为研究吴茱萸制黄连药性和药效改变提供了依据。并且发现炮制前后黄连中的主要生物碱类成分发生了变化,有的生物碱含量增高,有的降低,还有新物质的生成。但是并未对其成分含量变化的原因进行深入研
目的:建立紫菀的薄层色谱方法.方法:以紫菀酮、山奈酚为指标性成分,照中国药典薄层色谱方法(附录ⅥB),对展开条件进行考察,确定薄层色谱条件,并对30批紫菀药材进行薄层鉴别.结果:建立的新薄层色谱条件分离度高、Rf值适中.结论:本方法简便,结果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紫菀的薄层鉴别.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快速鉴别翼首草化学成分,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PDA)同时测定藏药翼首草环烯醚萜和酚酸类10个化学成分的含量.方法:UPLC-Q-TOF-MS法采用Acquity UPLCR BEH C18(2.1mm×50mm,1.8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甲酸水(A)-0.1%甲酸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0.5mL
目的:研究野灯心草地下部分菲类成分.方法:野灯心草地下部分经硅胶、Sephadex LH-20等色谱技术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野灯心草地下部分分离得到11个成分,共鉴定出10个化合物,全部为菲类成分,分别为、effusol、dehydroeffusol、juncusol、dehydrojuncusol、juncuenin B、dehydrojuncuenin B、junc
中药饮片是中医防治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本文总结了本院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建议提高基层医院工作人员道德和业务素质,加强进货、储存、炮制等各个环节的监管力度,确保药材质量。
本文介绍了中药分析学科建设的现状,以及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给出了整合资源、政策支持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建议.探索研究新方法、新手段,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为学科内涵的进一步发展、丰富做出贡献.
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中药分析在中药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中药组成复杂寻找分析更加灵敏、准确、快速、专一的技术和方法是中药分析学科的发展新趋势,近年来也涌现了细胞膜色谱技术、分子印迹技术等新技术与新方法。运用分析计量学、生物分析方法、组学分析方法、人工智能技术等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对中药进行分析学研究。
文献阅读研讨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可以提高研究生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鉴于传统的研究生仪器分析教学资源不足,教学内容不能突出个性化要求,提出在中药学研究生仪器分析教学中引入文献研讨课,并进行了实践和总结,以促进中药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逍遥散作为一味中药复方制剂其质量控制的研究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关键,本文主要从药效物质基础和指纹图谱技术两方面对其质量控制进行阐述,前者又细分为体外药材指标性有效成分和体内血清药效物质基础两方面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