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气象特征》主要内容及其启示

来源 :第六届寒区水资源及可持续利用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ang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阿拉斯加大学气象研究中心、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气象学家玛莎·莎尔斯盖与大气科学物理研究所的教授盖德·温德勒共同撰写的《阿拉斯加气象特征》一书已于2007年由阿拉斯加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一共分为8章,共216页,包括52副彩图,44个数据统计表,34个统计图,68条参考文献,对阿拉斯加地区的实际气象特征进行描述包括气温和湿度、降水和降雪、云层与辐射、气压与风情、雷暴、火山与冰雾以及引起气象变化的因素.全书包含了作者对阿拉斯加地区气象特征多年的观察与研究,具有很好的应用和参考价值.《阿拉斯加气象特征》一书详细的介绍了阿拉斯加高寒地区的气象特征及各气象因子影响因素。该书中包含了大量的气象数据,这得益于美国的制度数据采取公开,使得研究人员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这一点我国应该向其学习,让更多的民众获取信息方便快捷;该书所有的数据、图表,作者都对其进行了准确的描述,参考文献的出处也清楚的标明让人印象深刻,也值得学习;阿拉斯加大学中有较多的华裔、印度裔的学生和教授,在学术交流期间提供了很多帮助;阿拉斯加地区是美国离中国最近的地方,且与黑龙江省同属于高寒地区,这有利于以后寒区研究所的学习交流。
其他文献
川南页岩气项目是中国石油2014年重点战略项目,而根据页岩油气藏的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物性特征,要获得较高的收益率就需要加快钻井速度,设计长水平段提高单井产能;采用传统湿接头钻具输送电缆声幅测井极易损伤电缆,施工风险较大,不易取全资料.MCET存储式声幅测井系统的引入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介绍了MCET存储式声幅测井系统测量的组成部分、基本原理及系统特点;通过标准井与ECLIPS5700测井系列声幅测
0.2m高分辨率双侧向测井是为了满足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的勘探开发和吉林油田厚层细分而设计的一种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测井仪器.该仪器投产应用至今,在大庆油田和吉林油田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但是,在高分辨率双侧向测井仪器设计上,为了在增加纵向分辨率的同时,保证仪器的探测深度,深浅侧向测井的合成电场模式呈过聚焦状态,使得电阻率的测量值在大部分井眼条件下偏高,必须进行有效的井眼环境校正.同时,纵向分辨率的提高
高频阵列介电测井仪不依赖于地层水电阻率,适应于油田开发后期测井需要。设计了高频阵列介电测井仪电小天线阻抗匹配网络,实现了介电测井仪电小天线与射频电路阻抗匹配.通过对高频阵列介电测井仪电小天线的分析测量,结合ADS软件进行了电小天线的匹配网络设计和性能仿真,并进行了实际阻抗网络电路制作,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电路测量,对比数据表明了电小天线阻抗匹配网络极大提高了介电测井仪的电小天线最大对外辐射信号能量、
核磁共振测井解释方法是目前区分束缚水与可动流体最理想的方法之一,通过理论推导并结合岩心核磁共振实验分析探讨了确定T2cutoff的影响因素,并给出了一套适用于低孔低渗碎屑孔隙型储层T2cutoff的计算方法。为了得到随井深连续变化的横向弛豫时间(T2)截止值(T2cutoff),提高储层毛管束缚水孔隙度及Coates模型渗透率计算精度.结合实验数据分析,阐述了同种岩性变T2cutoff.的理论基础
多年注水后油田的地下油气层物性、含油(水)性、电特性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新的测井方法和技术识别水淹层、确定剩余油饱和度及其分布十分迫切.由于套管井的特殊测量环境的限制,目前国内外主要进行储层剩余油饱和度监测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核测井和电测井两类.分析了西方阿特拉斯公司的碳氧比(C/O)能谱测井,哈里伯顿公司的油藏监测仪(RMT),中子伽马测-渗-测确定饱和度技术以及2007年引进的俄罗斯
克拉玛依油田经过长期注水开采大都进入高含水期,为了提高采收率大部分砂砾岩油藏进入二次开发阶段,目前油层内油、气、水交错,剩余油分布不均匀,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评价已经成为二次开发成功的关键.针对砂砾岩注水开发油藏非均质性强、含水率高、可采剩余油分布复杂的特点,在深入分析剩余油的形成机理、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套后储层饱和度测井资料获取目前储层含油饱和度,达到补充完善裸眼井资料准确评价储层含
本文主要从河北省涞水县野三坡风景区的地质背景为切入点,详细剖析该地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侵入岩及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等地质特征,归纳概括断控型地热田形成所必备的热源、隔热保温盖层、热流储集区、热流体通道四个基本条件。根据地质背景推断该区具备地热资源的形成条件,地热田类型为Ⅱ-2型中低温地热田,热储层主要分布在700 m以下,构造破碎带为主要热储层。这一结论还需要通过开展地球物理勘探和地热钻
本文概述了国际冻土工程会议的由来,主办单位及主办单位信息.梳理了历届国际冻土工程会议的相关信息,并阐述了第十届国际冻土工程会议的规划、会议主题、时间、地点等.总结了东北冻土的研究概况,以及东北冻土研究的重要意义.东北寒区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中国寒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降水量和冰雪资源丰富,又是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的地带,人口密度较大,社会发展较快,探讨寒区冻土、积雪和冰川变化过程及气候系统与寒区环境的相互作
目前国内关于寒区地下水方面的专著还十分少见,通过与俄科院西伯利亚分院麦尔尼科夫冻土研究所副所长协商,他己经同意笔者翻译、出版由其编写的《寒区冻结层上水》一书。该书介绍了冻土区地下水基本概念、冻结层上水的起源、分布与消亡、冻结层上水的补给、天然条件下冻结层上水的水文情势、分类方案、主要影响因素、水的化学组成特性、持水系统的水动力特征以及他们对技术影响的响应等。本书对寒区冻结层上水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理论
本文梳理了国际与国内冰研究相关交流会议与培训,并总结了各会议与培训的内容、主题等相关信息,提出了关于冰城哈尔滨冰研究的相关思考.哈尔滨是中国纬度最高、气温最低的大都市。探讨哈尔滨冰雪变化对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对哈尔滨工程建设和工农业生产,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同时也是对哈尔滨冰建筑理论的促进。如今在大连理工大学李志军教授等人的引领下,针对哈尔滨冰雪冻融问题,已开始有了相应的研究。借助国内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