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隐身用柔性氧化锆纳米纤维膜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化纤专业委员会2016年年会暨中国化纤科技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ing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军事制导武器逐渐趋于精确化,导致未来战场的武器装备系统等面临严重威胁,红外隐身技术作为反侦察手段现已成提高武器系统生存能力的有效手段.目前,颗粒涂敷型隐身材料作为红外隐身技术的核心材料,其普遍存在易脱落、涂层厚以及比重大等缺陷,极大的制约了其在军事装备等领域的长期稳定的使用.本研究通过元素掺杂稳定技术,制备了一种超柔的ZrO2纳米纤维膜材料,其弯曲刚度仅为23mmN,柔性明显优于丝绸(166mN)和纸张(125mmN),且经200次弯折后仍保持良好的柔性.该材料的红外发射率仅为0.589,且兼具轻质(250kg/m3)的优点,其在武器装备系统、军事设施、作战部队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采用接枝改性的方法合成了碳纳米管接枝木质素(CNTs-g-L),旨在增加碳纳米管(CNTs)与木质素(lignin)两相间的相容性,进而提高所得lignin基碳纤维的力学性能.使用熔融纺丝方法成功制备了连续化卷绕的lignin/CNTs-g-L复合纤维,并经预氧化和碳化得到了lignin/CNTs-g-L基碳纤维.CNTs-g-L的加入有效提高了lignin的可纺性,同时其与lignin间的相互作
按新产品开发流程,通过对硅系阻燃粘胶纤维的实验室和小试研究,采用两种不同阻燃剂加入方式的溶解和纺丝试验,摸索了影响阻燃纤维性能的相关参数.并在小试纺丝线上成功开发硅系阻燃纤维,成品指标达到预定要求,也得到了客户认可,为硅系阻燃纤维的工业化大生产奠定了基础.
选用低熔点纤维与普通纤维组合,通过单面针织纬编织物的拉伸试验和显微镜观察,考察了热处理条件以及主体纤维对低熔点纤维粘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低熔点纤维的织物经热处理后,其初始模量或小形变区的强力明显增加;通过初始模量或小形变区的强力及显微观察,可优化热处理温度和时间;不同纤维组合中以LMPA+PA6纤维组合的粘结效果最好、LMPET+PET纤维组合的粘结效果次之,当主体纤维为PET纤维时,可优选
在相变粘胶纤维的生产中,成品纤维中有效成分的脱落量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和相变储温效果,本文对采用萃取法快速测定相变粘胶纤维中相变材料脱落量进行了阐述和分析说明.
在聚酯反应过程中加入生物基戊二胺己二酸盐(DHS)作为改性单体,分别和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HET)和低分子量聚酯(LPET)反应.合成的含生物基戊二胺己二酸的聚酰胺酯特性粘度为0.62-0.78dL/g,在纺丝所需粘度的正常范围.异核多键相关的核磁共振(HMBC)测试表明生物基戊二胺链段与PTA链段直接相连,说明加入的DHS成功参与了反应.FTIR测试表明红外光谱图上既有酯类特征峰,又有酰胺类特
探讨在5万吨/年短纤维装置上,生产涤纶短纤维1.56dtex针织纱专用料,通过合理选定纺丝温度、调整环吹冷却工艺、调整牵伸倍率、降低涤纶短纤维成品疵点含量、规范现场作业环节等,有效的控制1.56dtex针织纱专用料产品质量,满足客户后加工要求.
针对高分子材料的换热器普遍存在传热系数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毛细润湿机理的PVDF中空纤维换热毛细管.首先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制备具有多孔结构的PVDF中空纤维换热毛细管,利用换热毛细管壁中的非贯通孔在换热过程中,空气隙被水填充后,微孔中的水分受传热过程中管壁两侧温差而产生微循环,可增强传热从而提高传热系数,还对换热毛细管的力学性能、孔隙率、表面结构、断面结构等方面进行表征,揭示换热管表面微孔对传热
A simple-to-fabricate, high-performance, wearable all-fiber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TENG)-based insole composed of electrospun piezoelectric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PVDF) nanofibers sandwiched b
以聚酰胺6(PA6)为原料,采用螺旋片式无针头静电纺丝设备,探究了纺丝工艺参数对静电纺PA6纳米纤维膜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螺旋片式静电纺PA6纳米纤维直径随纺丝电压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纺丝距离的增大而增大,随发生器转速的增加呈波动趋势,纤维的均匀性均无明显变化.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优化工艺条件:纺丝电压70-80KV,纺丝距离185mm,发生器转速8r/min.此条件下所纺纤维平均
针对传统原位聚合法制备皮芯结构聚苯胺复合导电纤维难以实现连续化生产的弊端,本文开发了一种基于原位聚合法的新颖的纱线连续导电处理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制备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苯胺复合导电纱线,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硫酸和磷酸对UHMWPE/PANI复合导电纱线导电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UHMWPE/PANI复合导电纱线的化学结构、表面形貌、拉伸力学性能,探索了纱线导电性能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处理后UH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