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心脏损伤临床指标的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五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zi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旨在比较重症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时的反映心脏损伤情况的指标BNP、TnT及TnI水平的差异,探索重症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时心脏损害的程度及检测BNP、TnT及TnI的意义。通过临床分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脓毒症休克的患者的心脏损伤比重症脓毒症患者严重,心脏损伤与脓毒症患者的死亡有关;血浆BNP, TnT及TnI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患者心脏损伤的情况,BNP、TnT及TnI水平明显升高者提示心脏损伤严重,预后较差;BNP比TnT及TnI更能够反映心脏损害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其他文献
本文从生理学角度探讨了慢性盆底痛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然后根据不同部位的发病特征,在麻醉条件下,行盆底痛神经阻滞术或奇神经节阻滞术两种治疗方案。
会议
目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护理学科也在迅速地发展,这就要求急诊护士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提高护理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障。方法:本文提出要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保持稳定的情绪、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掌握心理学及相关知识。结果: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代护理模式对每一位护理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结论:急诊护士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工作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伴房颤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66例急性脑梗死不伴房颤和21例伴房颤患者进行rt-PA静脉溶栓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溶栓后两组患者NISS评分均显著下降,溶栓后24h及7d的下降值在两组患者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溶栓后90d改良后的Rankin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的死
目的:研究心肺复苏后大鼠小肠上皮细胞的凋亡情况及其可能机制.方法:Sprague Dawley雄性大鼠56只,随机分为7组,即对照组(假手术组)以及复苏后3、6、12、24、48、72小时组,每组各8只.采用窒息合并冰氯化钾(0.5mol/L)停跳液致大鼠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模型,停跳5分钟后开始心肺复苏.采用TUNEL法观察复苏后大鼠小肠上皮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大鼠小肠上皮细胞B
目的:研究适于我国灾害救助特点、性能可靠、自我保障能力强、机动灵活、经济适用的移动医院,能顺利承担大、中型灾害事故条件下将医疗设备输送到现场,以实现挽救生命、减少伤残为主要目的医疗救治任务。方法:与重庆市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耐得工业公司合作,根据国内外手术室建设规范,结合灾害救援特点配备必需的检验检查设备,引进国外先进车载平台技术,设计整合符合中国国情的移动急救医院,并形成产业化。结果:开发出了
目的:复苏后心功能障碍是心脏骤停病人经心肺复苏恢复自主循环后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受损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信号通路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减退的关键机制.设想复苏后心肌β-肾上腺素能受体信号通路异常可能也是复苏后心功能障碍的机制。方法:16头雄性长白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心肺复苏组,每组各8头。室颤4分钟后开始标准CPR,并持续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在致颤前和自主循环恢复后(ROSC)6小时行心脏彩超检
文章利用单倍域(Haplotype Block)和标签SNP的最新理论和技术,从整个LBP基因范围内筛选出与脓毒症易患性密切关联的标签SNP位点和单倍型,进行基因分型和关联研究。从而对创伤病人脓毒症易患性的早期预测,为临床医生提供预警信息,以此为据对易患性高的危重病人提供有力的早期干预。
目的:基于循证医学原则,建立多学科一体化创伤救治模式,对复杂爆炸伤员进行救治。方法:依据美国外科医师学院的创伤中心救治资源指南,建立符合其一级创伤中心标准的多学科、一体化创伤救治专科。检索MEDLINE、Cochran图书馆、SC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取与爆炸伤及危重创伤救治主要相关问题的证据。结果:共检出相关研究证据275个,其中适用于本研究的临床指南4个,RCT48个,队列研究10个。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在发达国家每年的致死率约为10%。虽然国内外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甚多,但是对基因相关的复杂多因子遗传脑卒中却关注甚少。文章旨在探寻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ALOX5AP)基因与脑卒中的关系。指出在不久的将来,脑卒中的基因的研究会为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效、个体化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