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宋初敦煌佛教幢供养

来源 :甘肃历史学会,中央肃州区委,肃州区人民政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z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关敦煌佛教的幢供养,学者专门论述的甚少.王乐在对藏经洞出土的伞盖实物的用途、类型、使用方式、材料和形制进行考察的同时,对与宝幢有关的构件,如"者舌"和"带子"等进行了考证,认为"者舌"是幢四周边缘连续横向排列在一起的倒三角状饰物,幢带是两两一起的、中间或打结的长条形丝带;扬之水也对宝幢各部位名称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意王乐对"者舌"一词的考证,并简单地介绍了宝幢的使用;而杜朝晖认为"者舌"是王乐和扬之水所考证出的伞的部件——"柱子".但上述成果皆未详细论述唐五代宋初敦煌宝幢性质、形式和使用等的具体状况,亦未将织物类宝幢与石制经幢联系在一起.本文拟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结合敦煌壁画中的宝幢图像,介绍宝幢之于佛教供养的意义、敦煌织物类宝幢的使用情况、敦煌壁画弥勒经变之婆罗门拆幢图中宝幢车与行像用的彩车的关系等内容,并对丝织类宝幢的发展演变予以讨论.
其他文献
佛道关系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一个重大命题,也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命题.而对佛道关系的深刻认识必须包括对具体微观的宗教活动的考察.无论在佛教活动还是在道教活动中,为亡人追福为生人祈愿的法事活动都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佛道两教深入社会、影响社会、传播宗教的一项重要手段.在极为有限的敦煌道教的愿文中,也涉及了佛道关系问题,发现了道教与佛教共修法事,尤其是发现了一份道教为佛教徒建立道场进行度亡追福活动的愿
疑伪经是中国佛教的特殊经典系列,也是中国佛教史研究中的重要议题,但疑伪经何谓,学术界至今没有一个精确的说法,还在探讨和交流之中.2014年春,首届佛教疑伪经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会议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讨论疑伪经的内涵和标准.会议的组织者方广锠教授根据往昔对佛教疑伪经的理解,提出历来识别疑伪经的五类标准,即身份标准、内容标准、翻译标准、作者标准和文体标准,并主张回归到古代经录学家提出的"翻译
中国河西走廊地区,秦汉时期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如乌孙、匈奴、月氏、羌族、焉耆、氐族、卢水胡、吐蕃、回鹘等等,这些民族的游牧地和居住地由于战争与和平、经商往来、移民屯垦、战后安置等原因沿着丝绸之路在不断迁移变化.这从一些出土汉简文献中就可以得到实证.比如居延E.P.T59.582汉简和敦煌悬泉置里程简记载的驿站名称中有一些特殊的称谓,如"月氏道"、日勒、钧耆、屋兰、氐池、乌兰、觻得、緤里、居延、好止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以来,通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接触、碰撞、冲突、比附、调和等,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及至唐代出现了繁荣景象,最终完成了中国化,形成了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中国佛教对世界佛教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丝绸之路这条贸易之路的"文化附属品",亦是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形成的瑰宝.
文本录校劝善类作品系白话诗之一种,在敦煌文献中保存数量甚为可观,其中作者身份不一,有世俗,有佛教;有旅人,有乡民;有押牙,有学郎,然通俗白话是他们共同的特色."这些结合诗歌体裁与通俗白话的劝善诗,将民间教育中的劝善宗旨与劝善内涵,从朗朗上口,进而铭记心头,时刻反省,发挥向善的劝化作用.这些作品可说是观察唐代庶民文化的另一扇明窗".
敦煌伯2555抄有诗文近200首(篇),其中《为肃州刺史刘臣壁答南蕃书》一文最早由王重民先生从巴黎抄归,惜一直未能发表.法国汉学家戴密微利用王重民先生推荐的大部分资料撰成《吐蕃僧诤记》一书,书中对该文进行了详细释录.邓晓南先生也对其进行了整理和研究,1982年以《为肃州刺史刘臣壁答南蕃书(伯二五五五)校释》为题发表.此后唐耕耦、陆宏基、陈尚君、柴剑虹诸先生均有录文.除校录外,戴密微、邓晓南二位先生
词文是唐代讲唱文学文体之一.敦煌写本中有其自名,首见于原题"大汉三年季布骂阵词文"的唐人写卷.词文的主要特点是:由纯韵文唱词构成,没有说白,或虽有几句散说,却非叙述故事,仅为歌唱前的交代说明;唱词由上、下两句构成一联,每句以七言为主,或稍微变化作三三式六言;大多押偶句韵,个别部分押句句韵,或通篇一韵到底,或一篇中转若干韵;邻韵可以通押,平上去三声混用不避重韵,相当宽泛,从体例看,与后世的鼓词、弹词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城西南的黄家湾滩墓群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古丝绸之路从这里穿过.2010年6-8月,南京师范大学文博系受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委托,对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城西南的黄家湾滩墓群进行了考古发掘,在编号为M23的墓葬中发现了一批保存较为完好的西晋木简.2012年,杨国誉在《中国经济史研究》第3期发表《田产争讼爰书所展示的汉晋经济研究新视角——甘肃临泽县新出西晋简册释读与初探》一文,公布了这批木
丝绸之路在甘肃境内绵延1600多公里,留下了灿烂的古代文明遗存,成为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石窟开凿的历史文化背景与丝绸之路的开辟、佛教的东传西渐、五凉崇佛的宗教文化背景有着密切关联.丝绸之路石窟分为西域石窟、甘肃石窟、中原石窟.敦煌莫高窟、肃北五个庙石窟属于甘肃石窟.肃北五个庙石窟由于北魏至元时期隶属古敦煌郡,绘塑风格又与莫高窟同时期艺术一致,故归于敦煌石窟群.这么多年来,敦煌吸引了无数来自世界各
敦煌地处河西走廊的最西端,甘肃、青海、新疆三省的交汇之地,曾是丝绸之路上的咽喉锁钥,中西的文化枢纽要道,对外交往的国际都会."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东汉应劭在《汉书·地理志》中解释"敦,大也;煌,盛也",取盛大辉煌之意.历史上的敦煌是多民族的聚居地,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在这里交流、交锋、融合成长,众多北方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形成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敦煌文化具有开放包容、崇高唯美、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