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死經驗與靈魂--回應關殷文

来源 :河北省伦理学会,香港浸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j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在當代的醫療實踐中,各種新的醫療技術在臨終階段的應用引發了關於如何維護死亡的尊嚴的激烈爭論。爭論的焦點集中在對什麼是人的尊嚴和什麼是死亡的尊嚴的概念的不同理解上。人的尊嚴概念在當代西方的倫理學中尚沒有得到清晰的闡釋,死亡的尊嚴概念更是存在混亂。儒家倫理學則可以在這種討論中為問題的解決提供新的思路。本文試圖重建儒家的人的尊嚴和死亡的尊嚴的基本含義,並封死亡的尊嚴與人的生物學生命的關係,死亡的尊嚴與人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重大傳染性疾病(瘟疫)對社會和醫學都構成巨大的挑戰。當代研究已經揭示了醫師的職業倫理貴任話語並不足以應對這一挑戰,因而需要美德的補充。本文通過對清代江南瘟疫中的醫學道德敘事的研究,指出美德倫理的確能發動社會醫療資源以應對瘟疫,但其本身依賴於特定的醫學認知、社會組織、倫理關係以及共用價值觀。在當代重建傳統醫學道德需要充分重視這一前提,注重於傳統倫理生活世界的重構,而非僅僅進行理論
臨終關懷的兩大議題是疼痛和死亡,封於臨終患者來說,死亡的話題有為凸顯,患者在死亡面前普遍表現出濃重的焦慮和恐懼。本文試圖通過追溯《莊子》的生命哲學,從中汲取面對死亡的智慧,揭開死亡的神秘面紗,消解臨終患者對死亡的恐懼。將死亡從繁複的人倫關係中抽離出來,以期還原死亡的本真狀態。本文闡述了莊子自然主義思想封人們面對生死問題的啟發,並進一步論述從“觀化”的角度,消融狹隘的個體本位,才能實現形上生命的自我
中國的墮胎現象日益嚴重,並引起廣泛關注。墮胎是女性的權利還是一種犯罪行為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問題。筆者認為,胎兒具有生命的意義,墮胎本身是封胎兒和墮胎者造成傷害的行為,應當引發道德的思考和法律的約束。本文分析了引起墮胎氾濫的社會、群體及個體原因,並在承認胎兒生命意義的基礎上提出借助計劃生育政策改革,管控流產廣告,生命教育與性教育相結合,以及充分發揮醫院社會工作者的作用四個方面,糾正墮胎者與潛在墮胎
本文研究目前臨床護士護理倫理認知踐行現狀,分析相關影響因素,探討新形勢下增強臨床護士護理倫理認知實踐的對策。研究採用“臨床護士護理倫理認知及踐行現狀調查問卷”和“患者對護士護理倫理服務滿意度調查問卷”對成都市3所三甲醫院的500名護士以及相應的三所醫院的209名患者進行隨機問卷調查,並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文章建議通過國家政策改善醫院管理、完善教育體制、改善社會環境、加強護士自身學習等方法提高護
人有靈魂嗎?唯物論與二元論的哲學爭論很複雜,任何一方要徹底駁倒另一方都不容易。隨著醫學進步,近年不少關於瀕死經驗(NDE)的研究為這問題提供不少新的資料。若有一些NDE被證明是可靠和真實的話,的確會對唯物論構成挑戰。本文會指出封NDE的認識與醫療照顧(特別是垂危的病人)息息相關,然後探討種種對瀕死經驗的自然主義解釋。生理學理論包括:NDE純粹是藥物的作用;是缺氧所致等。而心理學理論則包括建構論,人
本文分析“互聯網+”時代患者隱私保護所面臨的新威脅,對傳統的隱私保護技術、體制制度以及規範的有效性進行反思,尋求新技術應用與患者隱私保護的結合點。作者認為,對患者隱私的保護,不應該成為新技術應用的障礙,而是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良好的互動。文章就在信息時代提高信息意識、管理、技術三個層面提出具體的保護建議。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