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管综合症的诊治体会(附76例81侧报道)

来源 :2015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华东地区第八届学术年会暨全国臂丛及周围神经学组第二届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gan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报道肘管综合症的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总结本院2010 年3 月至2012 年9 月,手术治疗的肘管综合症患者76 例81 侧,对症状、体征、肌电图、肘部平片、术中表现、预后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病例,都有不同程度的环小指麻木、手部无力、动作不协调,查体表现为手內肌萎缩、无力,肘部尺神经Tinel(+),部分患者有肘外翻、伸肘受限。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诊断及与相关疾病鉴别中的意义。方法 对23 例27 侧肢体经临床初步诊断为肘管综合征的患者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测及分析。结果 结果 23 例27 侧肢体,尺神经运动CMAP波幅下降13条,未引出7 条,尺神经肘段MCV 减慢7 条、未引出9 条,前臂段MCV 减慢2 条、未引出9 条,尺神经SNAP波幅下降13 条,未引出7 条。
15 patients with 18 digital nerve injury with defect in the hand.The wound were evaluated cautiously for primary nerve allograft surgery.
目的:探讨应用改进静电纺丝技术一次成型制备三维(3D)取向聚乳酸与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神经导管的可行性,检测其对坐骨神经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应用改进的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无缝取向PLGA纳米神经导管,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检测支架的纳米结构;分别制备取向和非取向纳米纤维支架修复13mm坐骨神经缺损模型。
会议
目的 对照顾玉东院士提出的腕管综合征分型,采取相应治疗方法,进行疗效评价。 方法 选取经临床诊断和电生理诊断为腕管综合征的患者60 例,依据顾玉东院士提出的分型方法,按照感觉、运动及神经肌电检查等的不同表现,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与重度,分别采用局部封闭、腕部制动等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切开腕管,松解正中神经以及正中神经和返支的松解。
会议
目的 比较导电/非导电材料神经导管以及联合电刺激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 建立 SD 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模型共48 只。分四组:实验组三组(A 组、B组、C 组)及对照组(D 组),每组12 只。四组分别采用非导电材料神经导管、导电材料神经导管、导电材料神经导管联合电刺激、自体神经移植修复坐骨神经缺损。
会议
目的 探讨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离断合并缺损情况下,人工神经鞘管套接神经断端临床疗效。方法 11 例周围神经损伤完全离断并部分神经缺损患者,利用人工神经鞘管套接神经远近端,保持神经断端约2 毫米间隙,将神经外膜与管壁缝合固定,术后制动3-4 周。术后随诊:相应神经支配肌肉肌力,神经电生理检测,患者感觉恢复情况。 结果 术后肌力及感觉恢复较为理想。
会议
目的 总结6 例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复发病例的诊治过程,并对该病进行相关的文献综述,为临床提供治疗经验。 方法 2010 年1 月至2013 年12 月,对6 例临床和电生理诊断为腕管综合征、已行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二次常规手术切口治疗,术中探查发现6 例腕管内有白色粉末状物沉着,术中给予腕管内病灶清除及彻底松解正中神经。 结果 术后随访6-18 个月,平均12 个月。
会议
目的:介绍近掌横纹处小切口切断腕横韧带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手术方法,并评价其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自2012 年10 月至2014 年8 月,采用近掌横纹处近端小切口,切开腕横韧带治疗腕管综合征18 例(20 侧),男3 例,女15 例,年龄(40 岁~62岁),平均年龄51 岁,单侧15 例,双侧3 例;病程2 月~48 月,平均25 个月。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