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踝骨折的手术入路选择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gmtdh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固定后踝骨折块所选择的手术入路对于累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预后的影响,探讨固定后踝骨折块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至2013年6月期间手术治疗的69例累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病例.采用美国骨科足踝学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作为患者功能评价的指标.采用EXCEL2010和SPSS19.0分析相关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如p<0.05提示统计学有显著差异.结果 所有69例病例,平均随访52.0±32.7个月.AOFAS评分,平均94.8±5.6分,由前向后入路平均94.0±5.2分,由后向前入路平均96.0±6.1分,无统计学差异;VAS评分,平均0.19±0.48分,由前向后入路平均0.17±0.38分,由后向前入路平均0.23±0.62分,无统计学差异.当后踝骨折块≥25%时,由前向后入路的AOFAS评分平均94.4±5.0分,VAS评分平均0.20±0.39分,由后向前入路的AOFAS评分平均94.1±7.0分,VAS评分平均0.38±0.81分,无统计学差异.当后踝骨折块<25%时,由前向后入路的AOFAS评分平均93.2±5.4分,VAS评分平均0.13±0.35分,由后前向入路的AOFAS评分平均98.3±3.9分,VAS评分平均0.03±0.08分,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于累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当后踝骨折块≥25%时,固定后踝的手术入路对于预后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可优先选择具有操作简单,切口小等优点的从前向后入路固定后踝骨折块;当后踝骨折块<25%时,如果固定后踝骨折块,则选择从后向前的固定方式效果较好.
其他文献
目的 完善理论教学向临床实践的过渡,培养脊柱骨病外科护生实践的操作能力、病情观察能力。方法 制定可行的带教计划,根据不同层次的护生因材施教,同时言传身教,放手不放眼,严格要求,规范出科考试,人性化带教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结果 护生通过在脊柱骨病外科实习的4-5周,能巩固了理论知识,会书写一般病人的护理记录,也学会了各种技术操作,初步有了独立工作的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 护生必须经过严格、规范、
目的:目前锁骨骨折常规切口是沿着锁骨走行横行切开。这种切口对锁骨剥离较多,交易易引起骨折不愈合;且该切口很容易伤及锁骨上神经的分支,造成锁骨周围皮肤长期麻木;且横行瘢痕对患者夏日清凉着装也有很大影响。我们对传统治疗锁骨骨折的横行切口进行改良,以锁骨骨折为中心,沿着皮纹走行基本垂直于锁骨垂直切口。针对改良切口后骨折愈合情况、锁骨周围麻木情况、对清凉穿着影响三方面进行评估。
目的 研究第一跖趾关节半关节置换结合跖骨截骨术治疗进展期拇僵硬伴拇外翻的疗效.方法 从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共手术治疗了6名(7足)终末期拇僵直合并拇外翻患者.其中女性5名,男性1名.均采用第一跖趾关节趾骨侧金属半关节置换结合跖骨截骨术.术前、术后均行AOFAS拇趾跖趾关节评分和VAS视觉模拟评分,并分别测量第一二跖骨间角(IMA)和拇外翻角(HVA),比较手术前后功能恢复和疼痛缓解情
目的: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在临床上十分少见,但其临床症状复杂,易因误诊而延误治疗时机,以致使长期、持续受压的脊髓出现不可逆性损害.本病起病缓慢、隐匿,病程多呈渐进性发展,且持续时间较长.本研究分析了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特点、类型及相应治疗措施.方法:回顾2009.3-2015.6我科手术治疗的获得有效随访的107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根据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将其可归纳为3类:1、脊髓型:主要症状包括双
目的 探讨团队合作为基础的教学法(TBL)在脊柱外科临床护理实习教学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对照组接受传统带教法,实验组采用TBL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在实习前后的测试成绩及满意度评分.结果 8周后实验组学员理论和操作测试成绩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学员对TBL教学法的接受及满意程度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教育作为"护生"到护士的过渡,从
Peripheral nerve lesions are common in clinical practice. However, functional recovery in humans is often insufficient. Schwann cells are driven by complicated transcriptional program during Wallisian
目的 观察跟健龙微创治疗跟腱断裂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于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采用跟健龙微创治疗跟腱断裂6例, 经术前查体和MRI或B超证实, 均为新鲜完全性闭合性跟腱断裂。首先以小切口暴露跟腱断端, 插入跟健龙行微创跟腱缝合。患者常规术后随访, 平均随访8个月(6-12个月)。应用Am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对术后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对所有6例患者,按Amer-Lindhol
目的:骨质疏松一向是困扰脊柱外科医师的一大难题.在椎体成形术普及以前,传统的椎弓根螺钉常常因失去把持力而导致内固定失败,但椎体成形术依然无法治疗因骨折碎片压迫脊髓导致神经症状的脊柱骨折.医师们还须不断地探索更有利的治疗方法.本报道回顾自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本科手术治疗的69例腰椎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法不同分为三组,比较各组的疗效区别.方法:回顾我科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手术治疗
目的 评价跟腱断裂患者术后行超声影像学检查与SF-36功能评分的临床意义及相互关系,探讨术后常规行超声影像学检查评估功能康复的可能性。方法 成功随访2004年9月至2011年10月共22名因闭合性损伤致急性跟腱断裂患者,其中男性17名,女性5名。患者均接受跟腱断裂修复术,术后行超声影像学检查及SF-36评分。超声影像学评估指标包括跟腱信号、长度、厚度、血流等。结果 随访时间5-90月,平均随访时间
颈椎病的疼痛常为麻痛、灼痛、放射性痛,多向手部放射,无肩关节活动障碍;肩痛伴颈项疼痛不适和颈项僵硬及颈项活动障碍,上肢及手指麻木疼痛,有时发麻的手指有感觉障碍.肩周炎在活动肩关节时,可诱发钝痛、酸痛,疼痛限于肩部,伴随肩关节的功能障碍,突出的是上举、外展和旋转动作受限,无感觉障碍等神经症状.颈椎病术后患者经常出现肩部活动障碍,本研究分析颈椎术后并发肩周炎的临床特点及相应治疗措施.方法:回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