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山区煤矿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护对策

来源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254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贵州省清镇市流长乡金利煤矿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运用了概率统计分析方法,分别对生产区、辅助生产区、行政福利设施区、炸药库、变电所、绞车房、办公楼、锅炉房、瓦斯抽放站等计算风险值,总值低于风险容许值.提出防雷建议:1、煤矿场区内各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等级,应分别按B、C级设计.2、安全监控、井下人员定位、通信、计算机网络等系统的监控室应采取屏蔽措施.3、变配电系统采取防雷电波侵入措施,高压侧安装阀式避雷器.低压侧安装电涌保护器.4、生产、辅助生产、办公生活等区域应分区域采用联合接地方式.为该煤矿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保障.
其他文献
利用四川芦山“4.20”地震区15个气象站1961-2012年的逐日降水观测资料,运用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以及小波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对芦山地震影响区多雨区降水时空分布的集中度和集中期特征和规律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1)芦山地震影响区雨季降水在空间上可分为东部多雨区和西部少雨区,最大降水量出现在雅安一带,最小降水量出现在康定一带.(2)东部多雨区PCD值大于西部少雨区PCD值,表明多雨区比少雨区
中尺度对流系统(MCS)是造成我国暴雨、大风、冰雹等灾害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国内对于雷暴云团发生后能否形成MCS的预报分析的研究相对较少,如果能提前预报是否形成MCS,这对于提高预报准确率及防灾减灾意义重大.因此,本文针对雷暴生成后能否形成MCS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的对象是生成于中东部地区(110~124°E,27~40°N)的MCS和雷暴,采用2008-2010年夏季(6-8月)风云2 号地球静止
2013年3月20日凌晨,受高空槽和地面倒槽共同影响,金华地区出现一次大范围的强雷电活动,全市普降中雨,浦江北部地区出现暴雨,局部伴有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利用常规观测资料、MICAPS资料以及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进行分析,以期为当地强对流天气的诊断预报提供参考。发现:(1)此次过程,高空三层为一致的西南气流控制且风速均达到急流标准,水汽输送强;(2)中低层急流附近存在强的垂直上升运动中心且几
本文分析了地形特征,利用2008~2011年区域自动站加密资料和探空资料,得到了春季东南大风分布;通过斯科勒(Scorer)理论在城区东南大风机理研究中的应用,揭示了东南大风机理.分析表明:春季东南大风主要分布在乌拉泊、红雁池、城南至八钢等地;对10场春季东南大风计算了稳定度参数和斯科勒参数,稳定度参数和斯科勒参数均向上减小.结合地形说明东南大风是水跃型地形波造成的下坡大风.风廓线雷达资料显示了中
利用新疆喀什地区13个县(市)1962-2012年51a来冰雹天气时序资料及喀什市探空站资料,采用统计、小波分析、MK检验等方法进行冰雹时空分布特征和环境条件分析.为进一步开展冰雹预报方法研究及人工防雹打下基础。结果表明,喀什地区冰雹日数总体呈逐年增多的趋势,年内冰雹天气表现出显著的年代振荡特征;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大致为北多南少.局地性冰雹明显多于系统性冰雹.冰雹发生的季节分布呈单峰型,高发期在5
利用每小时降水资料、常规资料、NCPE1*1再分析资料、多普勒雷达和风廓线雷达资料对2013年6月19-20日发生在乌鲁木齐地区的大到暴雨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物理量场以及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降水发生:暴雨发生在100hpa南亚高压呈双体型、500hpa中亚低值系统在天山北坡东段稳定维持的环流背景下,该暴雨过程的水汽主要来自于青藏高原东部 廿肃西部一线以及南疆北部;干冷空气侵入加强了
本文利用地面气象站和探空资料进行再计算,配合喀什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对此次冰雹风暴的大尺度环境背景以及中小尺度天气演变特征及规律进行分析,寻找新疆喀什强对流天气与各种物理参数的关系以及雷达回波特征,以期今后对新疆喀什冰雹天气的预报有所帮助。结果表明:对流系统为中-γ尺度,下垫面热力不均匀和水汽分布不均匀是此强对流天气发生的主要原因.冰雹天气热力作用显著,热力参数CAPE和LI值的高低中心以及低层螺旋
雷电往往危及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我国尤其是南方地区汛期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之一.为了避免或者减轻雷电的危害,一方面需加强雷电预测预警工作,另一方面急需开展雷电灾害风险评估,通过对雷电可能造成或已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价和估计,确定易受雷电侵袭的高风险区,从防灾避灾的角度确定最合理的防雷设施.笔者对雷电的定义、危害进行了阐述,对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重要性、作用及目前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
通过分析某小学雷灾形成的原因,提出完善防直击雷设施,加密接闪带网络,重新敷设架空线缆,安装电涌保护器,增加机房等电位连接及接地处理设施等防雷整改措施,提高学校应对雷灾的能力.
防雷接地装置是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合,是防雷技术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文中通过对防雷接地装置的容性和感性进行对比分析,并从环形接地体的面积、接地网布置的合理性、接地网和大地的接触面积、接地电阻值的合理性、是否能有效防范高电位反击和跨步电压等多个方面,分析和探讨防雷接地装置的性能设计,供广大防雷工作人员和防雷工作安全可靠的运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