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海新生代盆地构造与油气

来源 :“全球构造、盆地与油气响应”学术研讨会暨纪念朱夏先生诞辰九十五周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zysan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近海新生代盆地位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和印-澳板块的交汇地带,其形成和演化受控于这些不同板块间的相互作用,是全球构造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地球系统动力学研究的前缘与热点地区。它们不仅记录了多期板块作用的信息,也是当前海洋油气勘探的重要载体。中国近海新生代盆地发育在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间的洋-陆过渡地带,总体形成于中生代晚期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弧后扩张背景下,并受到印度-欧亚大陆碰撞、菲律宾海板块斜向挤压后期多期区域性重大构造事件的影响、叠加和改造,构造演化复杂,盆地类型众多,既包括陆内裂陷盆地、走滑拉分盆地,又发育弧后伸展盆地和边缘海盆地,其形成和演化既不同于世界上典型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又和相邻陆地的沉积盆地有着明显差别,并导致了其油气地质条件和富集成藏的特殊性。中国近海新生代盆地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油气勘探开发,已成为我国东部重要的油气产区和战略接替区。近海油气勘探为深入了解各种类型盆地结构和演化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同时,区域构造事件和深部结构的研究也有助于更为全面地认识中国近海诸多中、新生代盆地,为油气勘探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了静态全光网中波长分配下限的一般公式,利用此公式得到了某些特殊网络的波长分配下限。同时给出了基于总线网络的波长分配算法,该算法是利用染色原理来进行波长分配
  在活动论构造历史观和盆地原型分析TSM 工作程式的指导下,从成盆构造环境、盆地构造变形特征、沉积充填特征等方面出发,采用系统的地质分析与野外露头、钻井岩心、地球物
会议
  前人研究成果已经证实,从渤海湾盆地东侧通过的郯庐走滑断裂带对盆地的形成演化和油气聚集成藏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但由于受海水覆盖以及早期地震资料品质较差等因素的影响
会议
本文在塔里木盆地早古生代盆地性质研究基础上,以盆地岩相古地理恢复和已知烃源岩形成环境分析为依据,结合优质烃源岩发育空间展布规律,阐明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海相原烃源岩有
  叠覆型致密砂岩气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具有源—相—位三元控藏的特点,同时三大成藏体系的源—相—位控藏特征各有差别,主要受控于川西陆相致密砂岩气区存在浮力成藏下限和油
会议
  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北围斜区(简称“塔中北坡”)钻探揭示,中下奥陶统油气分布与NE 向走滑断层有密切关系.为进一步认识该走滑断层的油气地质意义,通过对该区二维和三维地震
会议
对西湖凹陷形成大气田的盆地原型发育条件研究表明:西湖凹陷古近系具有“纵向断-拗叠置、东-西构造成带”的地质结构特点。其中,古新统为初始断陷成盆期,具有多断洼并列原型盆地
  川西陆相总体属致密砂岩范畴,气藏纵向上多层叠置,有的紧临源岩层分布,有的远离源岩层分布;平面上大面积连片分布,有些受构造控制而有些不受构造控制,它们既不能用常规气藏分布
  2011年7月12日位于高石梯构造上的高石1 风险探井在震旦系获得102万方高产工业气流,取得四川盆地自1964 年威远气田发现47 年来古隆起勘探重大突破,发现了高石梯-磨溪地区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