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例儿童肾母细胞瘤临床特征与预后因素分析

来源 :2019中国肿瘤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btbtb55182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采集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儿科2008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收治的40 例肾母细胞瘤(Wilms tumor,WT)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与预后相关的因素,以期为临床诊断、病情评估及改进诊疗措施提供理论依据,进而改善肾母细胞瘤预后及长期生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高龄骨折患者住院期间护理如何进行复诊及离院后功能恢复的健康宣教及训练,离院后如何进行护理有效随访,并对复诊及后期功能锻炼效果的衔接进行有效评价,以期为高龄骨折患者提供全面连续性的规范化现代整体护理。
目的评价单侧侧块钉棒内固定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中减少颈椎曲度丢失和降低术后轴性症状发生中的作用。方法2003年2月~2013年2月,对165例颈椎伤病患者行单侧侧块钉棒内固定辅助下的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目的 评价改良KLoen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我们采用改良Kloen入路治疗42例髋臼骨折,其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15-70岁,平均34.5岁.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在中老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便秘中的应用的临床疗效,初步分析并探讨其改善中老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便秘患者症状和体征的机理。
目的 创伤性寰枢椎不稳定多采用后路钉棒系统或前路钉板系统内固定,此类内固定可靠且疗效满意,但内固定较昂贵且损伤较大,且寰枢椎将失去功能,为了尽量保留寰枢椎功能,常需采取颌下入路进行复位或有限内固定,如失败则需另作切口,因此本组通过临床研究探讨此时经颌下入路微创双螺钉或三螺钉内固定治疗创伤性上颈椎不稳定的可行性与疗效。
目的:观察中药醋拌热敷加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初步分析并探讨其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症状和体征的机理。方法:2012年9月~2014年3月期间,将门诊收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美国风湿病学会(acr)2000年提出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中的临床和放射学检查2套标准。
目的通过比较研究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与后路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指标,总结临床经验。
目的 寰枢椎陈旧性前脱位临床并不少见,处理方法多采取前路或后路内固定,但其基础为复位,文献对此报道不多,因此,本组进行了回顾性临床研究,探讨寰枢椎陈旧性前脱位梯次复位加手术治疗方法与疗效。
目的 寰枢椎不稳定多采用后路钉棒系统或前路钉板系统内固定,此类内固定可靠且疗效满意,但内固定较昂贵且损伤较大,且寰枢椎将失去功能,为了尽量保留寰枢椎功能,常需采取颌下入路进行复位或有限内固定,如失败则需另作切口,因此本组通过临床研究探讨此时经颌下入路经关节螺钉微创治疗上颈椎不稳定的可行性与疗效。
目的:本实验通过在改良以往的实验室制备聚醚醚酮的条件下,制备出性能更加完善的聚醚醚酮聚合物,为制造理化性质更加优异的人工骨及临床实验提供条件。